2012年11月21日晚上的板胡专场音乐会,可以说是当今板胡发展创新的一次盛会。时下板胡的教学乃至音乐会上演奏的常用曲目,大多还是多年前创作的那些传统曲目,而新作品在数量上与二胡作品相比实在是少之又少,而这场音乐会可以说让板胡界乃至整个音乐界看到了板胡蕴含的无穷魅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这场音乐会的上下半场,上半场以新创作的板胡新作品为主它们大都用现代创作技法创作,在板胡演奏新思维的探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开场曲《随想曲》由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板胡教师胡瑜创作。这首作品以西北民间音乐中的四度垫指滑音为动机,采用散慢中快散的速度变化结构全曲,体现了板胡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演奏技巧,由本院附中的方超同学演奏,她也是本场音乐会年龄最小的一位演奏者,她的演奏音色虽略显单薄,高把位的音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她投入的演奏状态以及对这首新作品的理解和演奏潜力,也让我们看到了板胡界未来的希望。
当晚音乐会与传统板胡作品最不同的应该就是陈怡的《胡琴组曲》了。这部作品早在1997年就获得了美国哈佛大学弗洛姆音乐基金会作曲委约奖,2012年首次由胡瑜用低音板胡和高音板胡演奏。当晚音乐会上由大三学生王猛演奏其中的一、三乐章。第一乐章《唱》的主题旋律具有五声性,第三乐章《舞》的旋律素材取自京剧曲牌《夜深沉》。虽然,当时的一些听众对作品中板胡与弦乐四重奏的音响多调性的叠置不能够理解,但这确实也是对板胡音响多元化探索的一种大胆尝试。
《第一板胡幻想曲》是由青年演奏者单丹峰自己创作的新作品。板胡的传统作品大都是由演奏家李恒老师自己亲自创作的,正如他所说的:“谁拉谁写,谁写谁拉”,但是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过去板胡曲创作缺乏专业作曲家的关注,近年来一些年轻好学的青年演奏家受到良好的作曲教育,又掀起了一次“自创”的潮流。《第一板胡幻想曲》就是这位青年板胡演奏家运用了不和谐音程到和谐音程间的相互交替手法和快速的音程及琶音进行,使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虽都是“自创”,但新一代板胡“自创”作品无论在难度上还是音乐表现深度和广度上,真乃今非昔比。
上半场还有两首李恒老师创作的板胡经典曲目《易水行》和《秦川行》。青年板胡演奏家王舒演奏的《易水行》,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生死、大义凛然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秦川行》由香港中乐团署理二胡首席徐慧演奏,徐慧是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毕业的二胡专业硕士,师从于赵寒阳老师,而板胡一直作为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的辅修大项,使得很多二胡专业的同学在四年的时间里更加全面了自己的胡琴演奏技艺。
下半场的最后一首曲目是胡瑜演奏的《关东诗篇》,由中央音乐学院年轻的作曲家——作曲系研一学生李博创作的。这首诗情画意的作品,宛如一幅关东生活写生画卷,乐曲传统式的旋律,步步上推的结构力都特别恰到好处。上半场的这些新作品在提高板胡演奏技术,扩大板胡表现范围,深化板胡演奏的社会内涵,开创板胡音乐发展新局面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下半场曲目主要是以板胡与小乐队的演奏形式为主,像板胡专业硕士胡穆楠演奏的《中州韵》,青年演奏家李峰的《汾水情》,青年演奏家蔡阳的《乡情》,中国戏曲学院的牛长虹老师演奏的《绣金匾》。除了这首《绣金匾》是作曲家刘文金先生和丁鲁峰先生创作的板胡作品,其他作品均出自于李恒老师之手。李恒老师作为一位板胡演奏家、教育家,他所创作的板胡在手法上可能与专业作曲家的发展方式会不同,也正因为李恒老师对板胡的熟悉程度,使他的创作曲目虽距今多年,仍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音乐会结束的时候,所有参演者一齐出来谢幕,而舞台上的演奏家都将鲜花和掌声一齐投向了他们共同的恩师——李恒老师,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幕啊,一位演奏家居然能带出这么一大批优秀的板胡学生,并且至今都活跃在全国各个舞台上,撑起了整个板胡演奏界!音乐会最后的那曲《远望》,听众们仿佛能从这首曲子看到李恒老师一生对板胡事业的辛勤劳动,这场音乐会不仅是一场板胡音乐创作的总结和展望,也是对许许多多像李恒老师这样,为着板胡的演奏、教学、创作事业而努力奋斗的艺术家的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