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15北京青年艺术节 -> 热点新闻 -> 正文
民国音乐课本——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专场音乐会

  

  你看过根据作家林海音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城南旧事》吗?也许你对电影的情节和人物已经忘记了,但是相信片中的那首歌你还记忆犹新吧。它就是由我国新音乐教育的拓荒者李叔同根据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曲调填词的学堂乐歌《送别》。虽然曲调是异国的,但是配上表现离愁别绪的歌词,还真是有几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韵味。

  20151014日晚,期待已久的“民国音乐课本——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专场音乐会”终于亮相第四届北京青年艺术节,热情的观众填满了演奏厅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筹备这场音乐会,音乐教育学院的全体师生都投入到排练之中,从研究生到本科生,从舞蹈学院附中音综班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合唱团,涉及学生总数达百余人,经过不分日夜的排练与磨合,音乐会的作品日趋成熟。

  本场音乐会将民国时期的学堂乐歌、儿童歌舞剧、表演唱、爱国歌曲、影视歌曲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舞台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本科合唱团、北京舞蹈学院附中音综班及北京爱乐小学四年级合唱团以混声合唱、独唱、童声合唱、表演唱、歌舞剧等丰富的形式表演了萧友梅的《“五四”纪念爱国歌》、《春江花月夜》、黄自的《花非花》、刘雪庵的《长城谣》、赵元任的《卖布谣》等;其中黎锦晖的小歌舞剧《小小画家》是建国后极少在舞台上演出过的,这部关于儿童教育题材的小歌舞剧在今天看来,依然不失风趣,保有童趣,且意义深远;音乐会还演唱了李叔同的《送别》、《春游》、沈心工的《竹马》、《卖报歌》等儿童歌曲;音乐会的最后,本科合唱团慷慨激昂地演唱了黄自的《旗正飘飘》、阎述诗的《五月的鲜花》等抗战歌曲。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将国际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相结合,努力探索一条“让音乐属于每个人中国人”的新路径,逐渐形成了覆盖大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中国具有特色的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并赢得了业界的好评。

  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能相比的,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这当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走过一些弯路,甚至是出现背离美育初衷的异化。今天,我们穿越时间隧道,演唱和聆听先辈们的歌,体验那段流金岁月,重温学校音乐教育的初衷。这对于坚定我们的改革信念,更加明确音乐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是十分有益的。

  

     
     
     
     
     
     

  

   

作者:李芊奇 文/许瑞 图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最后更新日期:2015-10-19 12:00:19    发布日期:2015-10-16 13:08:00
分享到: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