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0日下午,在中央音乐学院701学术报告厅,来自印度的北京大学博士Dr.Binod Singh Ajatshatru(中文名高兴)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以印度史诗罗摩衍为主题的讲座。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高兴博士以他广博的学识积累、杰出的人格魅力和包容开放的文化视角征服了在场所有的聆听者,讲座反响空前热烈。
高兴博士具有多元文化的学习研究背景,是一名十分活跃的国际关系学者;他热爱中国文化,是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他是中印关系的友好倡导者,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民间大使”。可以说,这次讲座涉猎面之广、内容之丰富、研讨问题之复杂、思想交锋之犀利让全场听众均受益匪浅。高兴博士以“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在东南亚民间表演艺术中的演变”为小课题切入,实际上,整场讲座内容早已触及了中印两国文化历史背景、文化形态差异、文化交流前景、文化战略方针等更宏观、更高远的命题。他甚至毫不避讳地揭露了东西方意识形态层面上无可调和的矛盾,并以他的视角坦率剖析了印度社会、中国社会的矛盾和两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讲座第一部分,高兴博士主要介绍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核心内容、它对印度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和原因。罗摩衍那围绕四个核心人物阿逾陀国罗摩王子(Rama)、其妻子悉多(Sita)、其弟弟罗什曼那、罗刹魔王罗波那(Ravana)展开故事情节,是印度最伟大的长篇叙事诗之一。史诗叙述的是一个人离开家庭后的悲剧故事,每个故事阶段均以“动物帮助人为线索”,体现了“把动物人化而非把人神话”的艺术特色,涉及内容关乎人生态度、精神伦理、善良正义、万物平等等一系列更深层次的命题;它是一部以宣扬人性温情和家庭观念为主的非政治化故事,符合人心向善向美的本能需求。正因为如此,它才会在印度国内、国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高兴博士评价道:“罗摩衍那早已成为了印度家庭、社会和精神世界的核心,是印度社会的主题,是印度人的灵魂,是印度文化的根源。”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高兴博士介绍了罗摩衍那传播的流变情况,着重讲述了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条传播路线——东南亚传播路线。他列举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及其相关艺术在东南亚地区(诸如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尼、中国云南、西藏、福建)中的演变情况。这些版本丰富了罗摩衍那的内容,也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如泰国的演变版本《拉玛坚》把罗摩神世俗化,内容更侧重于战争和政治,提高了妇女地位等等)。甚至,在印度的南北部,由于民族不同,也产生了相异的版本。但他同时指出,“相信轮回和因果报应”又是差异之中存在的共性。所以说,罗摩衍那从诞生以来就消弭了地域性的标签,它代表的不仅是印度的文化,更是整个亚洲共同创造出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亚洲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体现。
讲座的第三部分触及到了一些更宏观和深入的话题。高兴博士在问答环节中与全场观众相互探讨辩驳,将讲座的气氛推至高潮。首先,高兴博士提出文化传播中的普遍问题,即通俗文化更易被外来文化体系接受,而事实上,想了解一个国家真正的文化内涵,往往是需要从艰涩复杂的文化元素中入手的,但这些内涵深刻的文化与艺术却很难走出去被另一个文化体系所理解。比如,中国人都以为我们喜爱的宝莱坞、肚皮舞就是印度的面貌,然而,这些通俗文化反映的并非印度现实和纯正的印度文化,罗摩衍那才是印度的文化核心和灵魂,但中国人对它的了解却几乎为零。两个不同文化体之间产生的误解、隔阂是很难消融的,所以更需要两国下一代更多的有识之士为之努力,打破文化壁垒的坚冰。
高兴博士又提出了一些关于文化考察的宝贵建议:要想了解真正的印度,需要从历史着手,到印度亲自走走看看,只有这样,你才能摸到一个陌生文化的血肉与脉搏,只有带着情感和热爱才能够贴近甚至理解一个文化,而非靠着冷冰冰的资料数据作文化解剖。说到底,一切都需要心。
其次,高兴博士坦诚地向大家介绍了印度的社会文化现实。他指出,与中国一样,印度社会同样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发展困境。在文化方面,它同样面临着文化产业化、外来文化冲击等诸多挑战。但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和学习的是,印度自罗摩衍那继承的“非暴力、热爱和平、包容谦逊”的文化核心从未改变。尽管受到各种外来挑战和文化流变,但“路走完了还是要回来的”,因为罗摩衍那的影响不变,文化的根基不倒,所以印度的文化价值观不会动摇,外来文化并不能打败它。印度对民族文化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国人借鉴和反思的。
最后,高兴博士对中国文化发展表达了他自己的理解和建议。他十分肯定中国“走出去”的文化战略,但是,西方后殖民的阴影仍旧没有散去,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依旧是被西方舆论所主导的时代,我们了解的世界也往往来自所谓西方的权威。所以,想要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自己的文化学习、反思。同时他认为,科技是文化软实力的保障和支撑,文化想要走出去,需要科技创新。中国印度都是世界上文化最灿烂辉煌的泱泱大国,想要把我们的文化发扬光大,必须革新技术!针对中国目前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现象,高博士指出,中国文化发展需要放慢脚步,有更多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因为过分地文化产业化会影响文化精神,使传统文化原状态荡然无存。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又上台与高兴博士做了进一步探讨和交流。活动在热烈、愉快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2015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