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1日,中央音乐学院701学术厅举办了越南器乐的讲座,越南国家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阮氏华灯担任翻译。来自越南的艺术家们针对独弦琴、二胡以及古筝三种乐器,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演奏了越南各个地区不同的器乐音乐。
首先,越南独弦琴青年演奏家黎翠玲,讲述了独弦琴演奏的方式,右手执拨片,有固定的六个拨奏位置用以发声,其余的音通过左手的摇奏来发出。根据左手摇奏的快慢与幅度,可以区分越南北、中、南三地的民歌。
黎翠玲演奏独弦琴
由于现今合奏音乐的需要,越南的音乐家们对独弦琴进行了改良,黎翠玲向观众展示了改良独弦琴的底板,左侧可以连接扩音器,中间可以放置电池以支持扩音器材,并且可以分为两截,便于携带。
黎翠玲展示改良独弦琴底板
之后,越南国家音乐学院二胡部主任阮世民,他也是国家主席批准的“优秀艺术家”,向到场师生展示了二胡在不同场域中的运用情状,比如节日里少数民族的竹舞伴奏,比如平原地区嘲乐中的应用,比如雅乐中皇帝临朝时所演奏的曲目,再比如南方风格中,以二胡模仿马的声音,令大家大开眼界。
阮世民讲解越南二胡
随后越南国家音乐学院古筝教师,国家艺术家协会会员范氏茶眉,讲述并且演奏了越南北、中、南三地的音乐特点,其北部音乐左手按动速度快,而中部音乐则要慢得多,南方的音阶则采用不同的音阶,需要特别调音。
范氏茶眉演奏古筝
最后,黎翠玲、阮世民、范氏惠与范氏茶眉共同演奏了越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子改良音乐。
黎翠玲、阮世民、范氏惠与范氏茶眉(从左至右)演奏才子改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