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2日早上八点,在中央音乐学院综合楼701报告厅举办了“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越南器乐文化比较”研讨会,由中央音乐学院二胡专业教授田再励担任主讲,越南国家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阮氏华灯担任翻译。
左:阮氏华灯右:田再励
首先,民乐系的学生演奏了广东音乐《雨打芭蕉》,二胡与扬琴的《江河水》与《葡萄熟了》,以及移植自罗马尼亚民歌的《春天》四首乐曲。展现了二胡这一传统乐器,在不同地域、不同场合的演奏与音乐特点。
广东音乐《雨打芭蕉》
二胡齐奏《春天》
随后,越南国家音乐学院二胡部主任阮世民,向听众讲述并展示了越南北部以及中部的不同音乐风格,以及越南戏曲中二胡的运用,还表演了他本人为二胡及乐队而作的《渴望》一曲。特别是他改良的越南传统乐器克尼琴,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兴趣,阮世民教授对其构成作了讲解,并演奏了克尼琴的乐曲。
阮世民演奏二胡
阮世民演奏克尼琴
交流了二胡后,两国音乐家又就琵琶音乐进行了探讨,中央音乐学院琵琶教师赵洁,简要概述了琵琶传入中国后的变迁,并演奏了《春江花月夜》,附中的学生带来了一曲由俄罗斯民歌改编的《夜光变奏曲》。随后,来自越南国家音乐学院的琵琶教师范氏惠也带来了来自越南的琵琶声响。
赵洁演奏琵琶范氏惠演奏琵琶
两国音乐家以乐会友,在音乐的碰撞中,感受不同地域条件与历史情状所赋予音乐的独特魅力,这或许也正是世界音乐周的魅力所在,于声音的碰撞与交流中,实现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沟通。
2015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