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下午14:00,奥地利钢琴家、第一届北京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评委约翰内斯·克普费奇教授的大师班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1001音乐厅内举行。少年组的参赛选手孙嘉源、孙中治相继接受了指导。
约翰内斯•克普费奇教授是维也纳最出色的钢琴家之一,曾在布索尼、玛格丽特·隆等多项比赛中获奖或入围决赛,并在维也纳“贝森朵夫”钢琴比赛中获贝森朵夫大奖。
孙嘉源演奏了肖邦的《叙事曲》(No.3),克普费奇教授就踏板的使用问题做了深入指导。他指出“踏板的使用在肖邦的音乐中很多见,但不能无控制的使用,每一个踏板的使用要与音响效果建立紧密的联系”。之后他还对“手踏板”问题做了解释。他谈到“一般我们都认为踏板只是脚在控制,其实不完全是这样,我们有时候要求声音干净,踏板的使用还要结合手才可以,比如说小指给的音多延长一点,这样踏板就会更干净清晰。所以这个问题要就要结合你预想的音响效果来实现,单靠脚的运动还是不够的。”
孙中治演奏了肖邦的《降b小调奏鸣曲》(Op.35)第一乐章。听完他的演奏,克普费奇教授用“自我”来评价。他说,能看出来你很沉醉于你的演奏,这一方面是好事,另一方面来说“过于自我”,这样会使作曲家的痕迹被隐藏;我还是更喜欢尊重谱面,并且要严格遵循谱面。依据这个原则,克普费奇教授对该曲进行了逐句讲解,在教授过程中尤其强调音乐语言的诉说方式。他指出,音乐性的表达要首先还原作曲家的意图,他台下的学生们仔细研读乐谱的重要性,看清楚所有踏板的进入方式,查阅清楚音乐表情语言的深层含义,这样才能够走进作曲家的音乐世界,更流畅的表达音乐。
作为国际一流的钢琴教育家,克普费奇教授亲和力十足,他的语言风趣,学生在他的指导下能够很快地抓住问题所在,演奏的进步在现场立刻就能够感受到。听课的众多老师和同学对克普费奇教授的指导报以了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