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下午14:00,世界音乐周2019——“非洲与世界”青少年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暨青少年世界音乐教育交流展示活动的第二场讲座活动,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701学术报告厅举行。本场讲座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刘小龙副教授主持,音乐学系研究生刘黛妮翻译。

来自莫桑比克的卢卡斯·约翰内·穆卡韦莱以《传统乐器在当代语境中的潜力——以三件莫桑比克乐器为例》为题,指出非洲许多经济贫弱、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存在一种忽视当地音乐传统的趋势,更加偏爱由跨国垄断音乐工业通过现代技术包装和推销的音乐,这一现象对当地传统音乐文化的延续和传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很多传统乐器不是在音乐商店销售,而是出现在了二手市场,这是一种对传统音乐的贬损。

穆卡韦莱在讲座中提出了“无中断创新”的概念,强调传统音乐是不断变化的,与此同时,穆卡韦莱也表明传统乐器所具有的潜力是无穷的,其所面临的在当代语境中的挑战可以通过乐器的可能性去克服,包括改造形制、加强特性、扩大曲库、提供平台等。值得一提的是,穆卡韦莱既是一位音乐学者、艺术家,也是一位乐器制造设计师。他以西桑比(Xizambi)、姆比拉(Mbira)、辛博伏科姆沃科(Ximbvokombvoko)三件乐器为例,通过播放视频、现场演奏的方式展示了这三种乐器在经过改良后所具有的丰富的表现力和运用方式,尤其是他亲自演奏由他改良后的姆比拉(Mbira)和辛博伏科姆沃科(Ximbvokombvoko),引来观众的阵阵欢呼与掌声。穆卡韦莱力证这些传统乐器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既可以演奏传统音乐,也可以演奏现代音乐,并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传统乐器在当代的发展思路与发展模式。

除此之外,讲座还涉及到了一些非洲音乐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例如殖民历史的遗留问题和身份认同问题等。穆卡韦莱通过指出“后殖民时期”这一概念所存在的问题,认为将非洲音乐放置在西方音乐研究视域下是一种贬低。穆卡韦莱通过对三件莫桑比克乐器的调查研究,揭示了传统乐器在振兴可持续的当地音乐文化中的潜在作用,并在将当地传统中涵盖的音乐科学和艺术行为理论化的过程中,探索了当地音乐文化背后的乐器学、音乐学和人类学问题,有效促进了多元音乐文化的对话与合作。

穆卡韦莱对非洲传统乐器在当代语境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所具有的潜力,以及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交流等问题的思考与阐述深度切合本次世界音乐周的议题——“非洲与世界”,也体现出本届世界音乐周举办多场学术研讨活动的初衷与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