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秦川情》 曾永清曲
乐曲采用了西北地区流行的秦腔、碗碗腔等地方戏曲的音乐素材写作而成,深刻表现了八百里秦川人民的热情、豪放又感情细腻的情感特点。此曲在演奏上音乐变化丰富,力度刚柔相济;旋律上的大幅跳进使其具有粗犷、爽快的风格;同时此曲运用了大量的腹震音、揉音等特殊技巧,使乐曲更富特色。
2、《幽兰逢春》 赵松庭、曹星曲 李滨扬改编
乐曲作于1979年,快板后由李滨扬改编。此曲立意于周恩来总理所说的:“昆曲是朵兰花”。作者认为:“今天,兰花逢春,重放幽香。缅怀总理,仿昆曲情趣,做此曲。”乐曲采用昆曲音乐为素材,曲调优雅流畅,寓意深刻,具有江南曲笛的风格特点。
3、《帕米尔的春天》李大同编曲
乐曲以塔吉克族民歌为创作素材,欢快跳跃颇具歌唱性和舞蹈性,描绘了帕米尔高原壮丽的风光。表达了塔吉克族人民纯朴豪放的性格,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塔吉克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欢快情绪。
4、《姑苏行》江先渭曲
这是1962年创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竹笛经典名曲。曲名为游览苏州(古称姑苏)之意,全曲表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乐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舒秦,节奏轻松明快,结构简练完整,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乐曲之一。
5、《崖畔花》袁非凡曲
作品创作于2019年2月,复三部曲式。选用陕北民歌《知道不知道》(又名:崖畔上开花)的主旋律为创作素材,搭配E调梆笛清亮圆润的音色,大量使用笛子圆润音技法与其他传统技巧相结合,力求再现歌曲原作的艺术表现效果,同时兼具一定的演奏技术难度。作品表达了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6、《飞叶穿林》冯天石曲 李陆源、曹恺中编配
为c调曲笛、钢琴、打击乐而作,灵感来自于宋代文豪苏轼《定风波》一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QQ音乐链接
购买链接:长按二维码跳转北京环球音像出版有限公司微店选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