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发行
数字专辑|《纳西族音像志I——谁在那里唱跳》
作者:北京环球音像    来源:北京环球音像    时间:2025-03-13



【东巴乐腔】是东巴文化中的口碑(声音)文化,是东巴祭司法事仪式和道场仪式中唱诵东巴象形文字典籍(经书)的腔体,亦是东巴音乐的主体部分,其内容一般均来源于东巴典籍。东巴典籍所记录的内容包括:宗教学、民族学、文字学、语言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伦理学、史学、哲学、美学、法学、神话学、诗学、绘画学、舞蹈学、音乐学、军事学、天文学、地理植物学、动物学、农牧学、医药学、原始占卜学等多学科的内容与成分,广泛涉及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可谓古代纳西人的百科全书。尤其是东巴典籍中的文学部分,更是其中最为富于特色的部分,譬如长达千余行的爱情史诗《鲁般鲁绕》(即《牧民搬迁下山来》)、创世史诗《崇般统》(即《创世纪》)、英雄史诗《东埃术埃》(即《黑白战争》)等传世佳作,都是用东巴乐腔唱诵的。

【东巴音乐】东巴音乐即寄附、承袭于东巴教各类道场仪式和法事仪式之中的音声。是迄今承袭并使用于东巴教法事仪式、道场仪式之中的音乐,其包括乐器、乐舞、乐腔三个部分。东巴音乐作为“纳西族东巴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协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东巴】既是东巴教的从业者或称神职人员,同时也是东巴音乐的创造者、使用者与传承者。东巴大多集唱、诵、书、画、舞、祭、技等职能于一身,既是古代纳西族的宗教祭司,又是其文化传人。

【东巴教】是迄今仍然保留、传承于中国云南纳西族民间的一种介于自然宗教与人文宗教之间的宗教。学术界一般认同其创始于唐宋,盛行于元明,衰微于清中叶。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迄今传承并由东巴教其所保留、繁衍的一整套古代文化遗存。此种文化以东巴祭师为载体,以东巴教所用文字、经书、绘画、传说、舞蹈、音乐等为记录方式的独特的民族文化。

19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东巴文化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及传承特点,引发了国内外各界学者及人士的兴趣,其中有传教士、探险家、旅行家、商人、植物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语言学家和艺术家等。自 1867 年以来,法、美、英、俄、意、德、日等国学者,例如巴克、洛克、杰克逊、顾彼得、约克瑟、雅纳特、伊藤清司等,都曾经对东巴文化进行过程度不同、方法各异的探访、调查、研究,获得并阐述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

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中国学者方国瑜、傅懋勣、杨仲鸿、周汝诚、吴泽霖、闻宥、陶云逵、董作宾、张棍、李霖灿等,也对东巴文化进行过不同角度的研究,并也刊发了许多颇有卓见的著述。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音乐界开始了对东巴音乐的关注、介绍、宣传并研究。但从现存成果看,这些著述大多只停留在乐腔音乐方面,且这些研究论文也普遍缺乏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聆听专辑请点以下链接:

https://c6.y.qq.com/base/fcgi-bin/u?__=L0JE7MpdLXKc



友情链接

北京环球音像出版有限公司/Beijing Global Audio-Visual Publishing Co., LTD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8号大成广场7门1119室/Room 1119, Gate 7, Dacheng Plaza, No. 28 Xuanwumen West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电 话:010- 660 239 28  邮 箱:bihq45@126.com

© Copyright  https://zhuanti.ccom.edu.cn/bjhqyxcbs/  All Right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57号  京ICP备050646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