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首页 > 新闻报道 > 2024年 > 正文

以美育人、启智润心丨中国民族音乐周(2024·厦门)之“中国民族音乐进校园”(一)

发表日期:2024-03-27 15:31:45  

中国民族音乐是世界文学艺术中的瑰宝。3月26日下午,作为中国民族音乐周(2024·厦门)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民族音乐进校园”正式开启。来自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的4位青年教师于源春、闫国威、范临风、王一走进厦门市音乐学校,开展民族器乐学习大师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青少年心灵。本次活动通过现场演奏、讲解示范、互动交流的方式,为厦门市音乐学校师生展示了传统民族器乐的相关知识及演奏方法,让广大师生零距离感受传统民族乐器的艺术魅力。


于源春老师从琵琶在民族乐团中的至关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学生乐团中琵琶声部一专多能的现状切入开启本次大师课。在仔细聆听两位示范同学分别演奏的《小月儿高》和《草原小姐妹》后,于老师从琵琶古曲和现代曲各自的曲式结构、音乐意境及演奏处理出发,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演奏风格和流派对琵琶艺术发展的深远影响。于老师不仅亲自示范技术片段的练习手法,使学生明确地理解如何进一步提升演奏水平,更以春风化雨之力温暖学生们的心灵,鼓励他们在艺术道路上继续努力不断前行。

5F9A9

5848C

闫国威老师从调弦技巧,基本功练习,音乐表演中的律动感、角色性,以及学习二胡的心路历程等多个方面为厦门市音乐学校的师生讲解了二胡演奏艺术。闫老师通过深入浅出、细腻传神的讲授,将“二胡世界里的幸福感”传递给每一位在座的师生。讲授的同时,闫老师不时进行现场示范演奏,随着她自然流畅、富于感染力的演奏,在座的师生无不感受到二胡演奏的魅力,深深沉浸在二胡之美、国乐之美的艺术之旅。

范临风老师认真听取了示范同学演奏的《牧民新歌》后,给同学们讲解音乐如何表达意境,以及情感表达对音乐演奏的重要意义。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范老师亲自示范如何用笛声表达草原的辽阔、表达牧民的欢喜。同时,范老师以《鹧鸪飞》、《秦川抒情》等作品为例,结合自己学习竹笛的心路历程为学生们讲解如何体会不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最后范老师强调竹笛是一种媒介,探索世界的手段,希望同学们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夯实基础、稳步提高。


王一老师从笙的悠久历史讲起,让同学们不仅了解到笙的音乐魅力,更认识到这件古老乐器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随后在《镜泊湖风光》《酒歌》《大漠之声》的讲授中,王老师启发同学们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音乐之美、笙音之美,也让同学们通过笙丰富的音响,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笙的音乐表现力。在课程的最后,王老师强调了作为民族乐器演奏者的自豪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她说:“我们每一次演奏笙,都是对文化的传承、对音乐的热爱和尊重。”


供稿:党委宣传部、思政部、民乐系

责任编辑:静静







© Copyright ccom.edu.cn zhuanti.ccom.edu.cn/zgmzyyz  All Right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57号  京ICP备05064625号

中国民族音乐周专题网站由央音网络信息中心建设维护,央音党委宣传部负责内容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