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22届年会 -> 新闻报道 -> 正文
8.当代传承语境下的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22届年会主题发言综述

2022年11月26日至28日,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22届年会于云端顺利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与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研究中心、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在26日、27日分别举行的两场主题发言中,学者们围绕自己长期从事的研究课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主题发言(一)

11月26日10:10开始的第一场主题发言,由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主持。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安平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贺宇教授以及四川音乐学院杨晓教授分别进行了发言。

第一场发言人与主持人合影

安平教授以《传统音乐表演、审美与当代创作中的世界音乐观》为题,围绕世界音乐观之于传统音乐表演、创作以及理论研究各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展开了深入讨论。在历史长河中,中国各民族间的聚合和外来民族、国家与地区文化的交融,赋予了中国传统音乐多元性和世界性的特点。发言中对世界音乐观的核心理念与概念进行了重点解读:其一是把音乐创作与实践置于整个世界音乐文化的构建和发展中加以考量,从传承与发展人类多元音乐文化的视角,去构思和把握中国音乐创作和实践在世界音乐中的历史和地域坐标;其二是通过深入挖掘中华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内涵及特点,借鉴、融合人类文化中多民族优秀传统与经验,实现“民族文化认同、区域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与世界文化认同”并举,从而达成音乐表演、创作与审美的新飞跃。世界音乐观的概念正是由民族文化认同为基点逐渐拓展、递进,在上述四种认同关系中形成。在谈到世界音乐观如何具体地运用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时,发言人认为首先要对音乐基因产生认同,并以彝族古剧《撮泰古》的创作过程为例,通过展现作品中对彝族音乐文化基因的运用,进一步论证从民族音乐文化到区域音乐文化、中国各民族文化乃至世界音乐文化的“四个文化认同”之间的递进关系,也展示了发掘民族音乐文化基因的重要性。安平教授认为,世界音乐观的理念能够开拓视野,使人们从人类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思考中国传统音乐创作中的诸多问题,促进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贺宇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村落——城镇:当代蒙古族民众的双层音乐生活空间》,重点围绕蒙古族民众从村落到城镇的双层音乐生活空间展开。首先,通过对城乡关系的理论梳理,探讨蒙古族音乐生活的变迁。蒙古族民众大量人口迁移造成的空间变化会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也势必会对当地文化有所影响。与城市接触的程度是促使乡土生活产生变革的决定性因素,而“村落——城镇”已经成为当代蒙古族民众的生活空间。其次,通过对城镇中民歌群体的关注与考察,探讨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存承问题。城镇化背景下的农牧民,在村落与城镇空间化的转移中,身份和角色转变以及由此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传统音乐的意义与功能在不断变化。最后,发言以蒙古族四胡乐人扎布家族为个案研究,对三代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婚礼个案进行比较,探究“村落——城镇”双层文化空间结构下的音乐生活,并认为蒙古族婚礼是空间重组演变动态过程中的产物,也是“村落——城镇”双层互动趋向统一性的体现。

杨晓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小学音乐教材“中国传统音乐”表述研究——以 2012 年人民音乐出版社版为例》。她基于自己近年来对小学音乐教材的研究,从应用民族音乐学视角切入,以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和田野追问为线索进行发言。在对“人音版”小学教科书编写结构和曲目属性的数据整理基础上,发言人对所统计的中国传统音乐相关曲目进行分析,结论是现有教科书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相关曲目只有84首,占比31%,其中包括传统样态曲目、传统样态改编曲目、传统样态创编曲目及传统元素创作曲目各类,这些曲目中真正保留音乐学意义上“传统性”的传统曲目只有2首,绝大多数是改编或创编曲目。基于此,杨晓提出了中国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义务教育要传承什么样的传统音乐?教材编写组如何形成关于传统音乐的准确表述?小学生正处于建立价值观、文化认同的关键期,应该对中国传统音乐建立准确的印象。音乐学界、音乐教育界、一线音乐教师及音乐艺术家应共同介入教材编写,真正把握传统音乐的准确性。

在萧梅教授的主持下,本场主题发言的三位学者分别就传统音乐的世界音乐观、村落——城镇复杂关系下的传统音乐以及小学义务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教学进行了发言,从不同角度展现出各位学者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承、创新、发展的思考。

主题发言(二)

11月27日14:00,本次大会的第二场主题发言如期进行。上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刘桂腾主持了本场会议,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肖艳平、华南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董宸、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凌嘉穗分别进行了发言。

第二场发言人与主持人合影

肖艳平副教授以《一脉相承:赣闽台客家民歌旋律形态的比较研究——以 < 正月闹花灯 >< 采茶灯 >< 病囝歌 > 为例》为题,围绕客家族群与客家迁徙、客家音乐的旋律形态、赣闽台客家民歌个案分析与比较、客家民歌关系的文化机理各方面进行了发言。肖艳平通过文献梳理,列举客家迁徙的六个节点,并对客家人的分布及代表性音乐品种进行分类。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言人以赣闽台客家地区的三首民歌——台湾桃竹苗民歌《病囝歌》、闽西民歌《采茶灯》、赣南民歌《正月闹花灯》,从节奏节拍、句式句幅、调式落音、旋律音调四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最后,肖艳平总结道:共同方言是客家音乐存续之基,文化“觅母”是客家音乐传承之核,地域元素是客家音乐变迁之场。两岸三地民歌虽跨越山海,但具有明确的同宗同族特点,三者本为一体。他还由此论述了大陆与台湾间所具有的血缘、亲缘,以及文化上的同祖同根,也进一步呈现了客家区域在历史上的明确关联性与文化上所具有的整体性特点。

董宸的发言题目是《中、泰南传佛教音乐的结构二重性比较研究》。内容由中、泰南传佛教音乐的社会时间和纪念碑时间两个历史时间切入,将纪念碑时间看作由原生、次生、再生三个不同的文化层的历史构成,将社会时间看作是区域生活经验的呈现,围绕二者分别进行解读。继而,发言人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进一步对中、泰南传佛教音乐结构的空间表达进行阐释。在比较两地南传佛教音乐异同的过程中,得出二者时空结构二重性的结论。经过以上论证,她认为:音乐整体稳定的结构是由纪念碑式时间塑造产生的,而具有个性和可变性具体表现的音乐内容是由社会时间决定的。这种对张、变化和互补的共生关系真正使得南传佛教音乐中的时空二重性结构得以永固。南传佛教文化结构和内容是一个不断反复,打破僵化和文化绝对化的过程。音乐二重性结构的实质,是音乐与时空同构所完成的整体内化过程。

凌嘉穗以《“历史场所”:再思音像档案实践》为题,向与会学者分享了她对音像档案、音乐文献和数字人文的研究与思考。何谓“Audiovisual archives(音像档案)”?音视频材料如何成为“音像档案”?在对“音像档案”概念进行界定的同时,她从民族音乐学和档案学的视野中反观音像档案研究,提出音像档案对于民族音乐学的意义,并提出另外两个问题:理解音像档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性?如何“重返”档案作为表征的“历史场所”?发言人认为,在音像档案研究中,应当以档案人的档案实践为核心,将档案放回它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展开研究。她还以两份档案为例,讲述了她的档案观,并呈现出一份档案的生成过程,展示了档案是如何在档案人的建档、制档与用档过程中被形塑建构的。

本场主题发言在刘桂腾教授的主持下,分别围绕赣闽台客家民歌、中泰南传佛教音乐结构、音像档案的整理与研究各方面发表了学术见解,内容涉及传统音乐传播、阐释、保存的多个方面,引发了与会学者的思考与讨论。

作者:安懿、蔡羽昕   来源:组委会    发布日期:2022-12-03 22:37:40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