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22届年会 -> 新闻报道 -> 正文
11.传统音乐下基层 非遗传承亮新声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22届年会第三、四、五单元第三会场综述

2022年11月27日,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22届年会第三、四、五单元第三会场围绕“传统音乐与乡村振兴研究”议题展开讨论。

第三单元

本场会议共三位学者发言,中央音乐学院张新颖兼任会议主持人,上海师范大学李亚担任评议人。

第三单元发言人与评议人合影

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刘伟《公共生活视域下的苗歌与乡村振兴的互动融合——以湘西凤凰苗族“四月八”和“六月六”节日为例》,围绕湘西凤凰苗族苗歌节的变迁展开论述。苗歌作为苗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与政府的扶持下,苗歌节由传统节日形式向更现代化的表演与竞赛形式转变。乡村振兴与苗歌文化发展的结合激发了乡村文化传承的积极性,使苗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更具活力,一并带动乡村经济与文化发展。评议人李亚在肯定了该研究的现实意义的同时,围绕当地人对政府介入苗歌节、苗歌在当地人生活中的变迁、苗歌节的艺术形式等问题展开讨论。刘伟回应,政府介入对当地人民参与苗歌节负面影响较小,未来将继续对其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韩国三育大学博士研究生丁晨以江西客家古文为例,就传统曲艺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展开研究。客家古文作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符号和艺术形式,在保持原有曲艺的特色和技法的基础上,积极结合时代和当地文化推陈出新、贴近生活。一方面国家政策保护传统曲艺发展,保障文化传承,增强居民文化自信,调动群众积极性,培养非遗传承人才;另一方面,非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以传统表演艺术的形式进行乡村文化建设,二者相辅相成。评议人认为研究中在关注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的同时,充分的调查数据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石,与表演形式相关的研究也很重要。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新颖《百年圣会何淙淙 乡村振兴助汹涌——涿州市陶营村高跷会研究》,围绕河北涿州市陶营村高跷会,从其发展环境、发展历史、艺术特点、存续情况多方面展开研究,并重点从音乐俗语、表演过程、服饰妆容、舞蹈技艺、角色、器乐伴奏、会歌演唱和队形使用等八个方面归纳其艺术特征。评议人充分肯定了发言人扎实的田野考察和丰富的研究内容的同时,围绕高跷表演中奏乐者与表演者的默契、高跷会的表演内容等问题进行了评议。

第四单元

本场会议共五位学者发言,其中忻州师范学院孙云兼任主持人,中央音乐学院吴晓萍担任评议人。

第四单元发言人与评议人合影

山东理工大学陈晓宇《“八仙戏”延续模式的选择——传承的象征标准研究》,围绕“八仙戏”的传承问题,阐述了正处在转型期的群芳八仙戏剧团,需要重新建构其存续模式以继续发展。发言人通过对该剧团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剧团的社会功能和文化环境进行建构,认为在保持八仙戏核心特色的同时应进行创新。评议人吴晓萍肯定其此前的调查实践,并指出学者与当地非遗传承人之间存在视角差异,生存模式更应该结合当地文化环境进行分析,在创新时应考虑其曲牌创新所具备的困难,需要更多的与外界沟通与探索。

忻州师范学院常芳《起于东冶,走向世界——应用民族音乐学视域下山西八大套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从民族音乐学视角总结了山西八大套在申遗背景下的恢复过程及其意义,并认为恢复山西八大套的过程具有实践意义,使该乐种彰显了音乐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希望日后民族音乐学知识和民族音乐学学者能在非遗传承中继续发挥作用。吴晓萍评议该报告能将学者的研究与民间艺术相结合,案例与选题十分契合,从理论的角度切入分析很有深度。

忻州师范学院袁云霞《北路梆子数字化传播发展路径研究》,以山西北路梆子的数字化传播为研究对象,认为传统北路梆子的表演形式应与现代化信息化的手段相结合。依据近年来的政府政策报告,直播行业对乡村振兴和传统文化传播有较大积极作用;并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数据,提出可以通过完善数字化建档、丰富宣传平台、灵活运用网络直播平台、利用VR等新技术吸引年轻人、建立网络课堂等方式丰富北路绑子的数字化传播。评议人认为该选题非常具有时代价值,思考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能比较好的把握到北路梆子数字化发展和传播的趋势及未来。

忻州师范学院郝彦添《乡村旅游视域下五台山地区 <山西八大套> 音乐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以乡村旅游为切入点,分别分析山西五台山地区音乐旅游资源,及该地区山西八大套的价值和乡村旅游规划下的资源开发问题。发言人总结了现代乡村音乐旅游对乡村经济与文化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评议人补充了当地八大套戏班的情况,认为该篇从乡村旅游这一切入点来研究山西八大套,具有实践意义。

忻州师范学院孙云《佛教用乐与民间礼俗用乐的亲缘研究——以五台山佛教用乐与 <山西八大套> 的比较为例》,认为五台山藏传与汉传佛教并存,伴随时代变迁在不断吸收民间音乐,而山西八大套则以五台县向周边辐射,同样是一个开放而不断收纳的体系。经比较后可知,五台山佛教用乐与山西民间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佛教并未形成独立于世俗音乐的创作体系。评议人认为,该报告论证充分、结论严谨,分析并探讨了乐曲不同场合应用的多面向这一重要问题。随后评议人对这一问题的形成原因和佛教音乐本土化现象进行了一定补充,认为该文启发学者应多维度、多角度研究分析研究对象,认知到研究对象的多面性。

第五单元

本场会议有四位学者发言,其中浙江音乐学院南鸿雁兼任会议主持人,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曾宪林担任评议人。

第五单元发言人与评议人合影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俞梦烨《再造乡村——乡村文化礼堂中的音乐空间》,以新昌县文化礼堂建设为例,研究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礼堂建设。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文化礼堂是乡村精神文化传播和村民日常与民俗活动的重要载体。文化礼堂对内具有“传承文化,唤起乡愁”的作用,对外具有“传播文化,乡村振兴”的作用,具备了礼仪、民俗、娱乐、教育功能。曾宪林围绕乡村礼堂如何与现有的乡村文化环境融合展开评议,并指出在梳理现状基础上可进一步思考如何提出对策的问题。

浙江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胡恺睿《“诗路文化”金名片——浦江什锦班调查研究》,围绕浦江什锦这一传统曲艺形式展开调查研究。浦江什锦作为浦江当地传统曲艺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代变迁中发生了一定变化。通过实地调查,浦江什锦具有了舞台表演增多、表演形式改变、器乐音乐获得重视等新特点。浦江什锦民间艺术家乐观的心态与政府保护非遗的政策不谋而合,为浦江什锦这一文化遗产增添了新动力。评议人认为该研究中艺人的积极心态已成为了一种新的精神文化,就标题中的“诗路”背景作出补充,并提出该文在总结现象的同时可进一步深究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李仁往《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安徽肘阁调查研究》,围绕安徽肘阁开展田野调查,并结合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总结了肘阁的发展历史、表演形式、表演道具、表演内容、不同地区音乐差异等内容。评议人围绕安徽肘阁的具体表演方式及其体裁归属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期待发言人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浙江音乐学院南鸿雁《传统音乐的“留”和“守”——基于杭州农村文化大礼堂的调查》,围绕杭州文化礼堂展开田野调查,总结其建设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在如今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文化礼堂的作用逐渐凸显。通过对富阳、杭州西湖区、建德文化礼堂建设过程和发展目标的观察,认为农村文化礼堂具有为乡村文化交往提供公共空间、为历史文化等集体记忆留下物质遗存、转变人们对传统音乐的想象、留住和发展传统音乐等作用。评议人认为本项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并认为传统音乐的乡村振兴研究应具实效性,以能够对政府政策的制定作出反馈和帮助。

本会场学者们以高水平的学术素养,从不同角度、不同个案对传统音乐与乡村振兴问题展开研究,体现出较强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弛   来源:组委会    发布日期:2022-12-03 22:40:28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