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22届年会 -> 新闻报道 -> 正文
12.以传统为基石,筑未来之大厦 ——记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22届年会第六会场三、四、五单元综述

2022年11月27日,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22届年会第六会场的三个单元以“新研究”为议题展开研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各大艺术院校师生于云端相聚,从自身在传统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发现与总结、中国传统音乐的教育与传承发展、具体的传统音乐种类的研究三方面,由宏观到微观进行观点分享与研讨,思想的碰撞与视野的交融,为大家带来了思想盛宴。

第三单元

本场主持人是来自西安音乐学院的王安潮,评议人是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张玄。

第三单元发言人与评议人合影

上海音乐学院张新悦的发言《传统民间器乐曲标题认识》,对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器乐曲标题进行初步梳理,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类。他尝试以地域分布来概括标题属性,并就某些特殊标题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归纳了乐曲的“名与意”及“名与实”,对民间器乐的特色做出认知和理解。

中国音乐学院赵冬梅发言的题目为《中国传统音乐分析方法探究》,以 “中国传统旋律与曲式系列丛书”(即《中国传统旋律与曲式》《中国传统曲式学》《中国传统旋律的构成要素》《 <八板> 及其变体研究谱例集》《汉族语言与汉族旋律研究》)为切入点,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分析方法“这一命题。赵冬梅对系列丛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并展示了她在《汉族语言与汉族旋律研究》中使用的能够可视化地记录京剧韵白音高与时长的“韵白图形谱”,为音乐分析提供了从微观到宏观,再从宏观到微观具有系统性的研究方法。

浙江师范大学宋程远发言的题目为《管弦乐队的“颗粒性”——听金鸡湖作曲比赛有感》,他认为在正面舞台的池座观演,声场效果在人耳听感上有很强的“包裹性”,而在背向舞台的位置观演,听感为“颗粒性”。他以“混响”为切入点,对演出作品、演出场所及音乐厅排布、听觉感受等进行分析,围绕音乐厅声场效果的问题进行思考。

北德克萨斯大学音乐学院梅予馨发言题目为《舞台与田野的连结:美国中乐团课程的教学与表演的民族音乐学》,她指出在美国高校中最困扰中国音乐合奏课教师们的就是“如何教”,并列举在海外教学中存在曲目选择和风格单一、传统音乐的边缘化、表演与理论研究明显割裂的现象。她认为近年来被学界广泛讨论的“去殖民化”应不仅停留在学术领域,更应实践在中乐团的授课和舞台表演中。

西安音乐学院王安潮的发言题目为《陈应时传统音乐研究的方法与观念》,内容由陈应时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方法延伸开来,从历史梳证、研究视野、文献解析、学术观念、研究方法等五个方面展开,对这位音乐理论家的学术经验进行了全面梳理。

评议人张玄对各位发言者的研究视野与内容给予肯定,对赵冬梅与李西安共著的系列丛书高度评价,认为既不排斥中西方音乐间的共性,又强调中西音乐的个性,研究价值不言而喻。同时对年轻学者的发言表示欣赏,她称张新悦拥有年轻学者冲劲,发言的论文“小标题,大乾坤”。

第四单元

本单元发言人共五人,由内蒙古艺术学院的乌兰其其格担任主持人,四川音乐学院的杨晓担任评议人。本单元学者将目光聚焦于传统音乐的教育与传承发展,从不同角度切入研讨,引人深思。

第四单元发言人与评议人合影

内蒙古艺术学院包巴特尔的发言题目为《文化生态与语境的转换——“科尔沁民歌传承班”培养学院式传承人的实践与探索》,以“科尔沁民歌传承班”为例,阐释“学院式”传承人这一蒙古族传统音乐在高校传承的新形势的源起、建构与实施。作者认为高校培养传承人不仅仅是手段和策略,而是蒙古族民族音乐传承过程中面临的新的挑战、新的变迁。高校传承顶层建构与民间传承基层建设的相辅相成,构建的这种新的生态链在萌芽阶段初显成果。

加拿大约克大学崔瑶发言题目为《20世纪70年代后的多伦多中国民族乐器教育发展》。发言中提到,与中国相对应,加拿大的中国民族乐器教育相对落后。崔瑶以20世纪90年代为分水岭,阐释其前、后的中国民族乐器教育,并通过实地考察,采访当地中乐团的师生,提出中乐团可将内部教学拓展至社区参与的观点。

浙江音乐学院崔学荣的发言题目为《中华母语音乐文化学的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研究——兼谈“中华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课程建设》,从音乐文化学视角进行中华母语音乐文化学的学科体系构建与学理阐释,结合“中华母语音乐文化教育”课程的构建与事实来启迪学生。她主张通过各种活动来激发中华母语意识与中华民族的根意识,树立“有根有翼”的母语文化观和课程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摆脱西方话语体系的束缚,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胡斌的发言题目为《城市与传统:从 <申报> 琴学史料看近代上海城市社会与古琴文化的结构过程》。他通过整理《申报》内与古琴相关可纳入史料范畴的刊载内容,由表及里,认为这些史料是基于城市发展变迁的语境、大众生活娱乐的视角以及现代传播媒介的持续呈现而生成的、具有全新意义的琴学文本。文本主旨并不局限于古琴,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大众”。

来自内蒙古艺术学院的乌兰其其格,发言题目为《当代语境下传统音乐的表演与审美重构——以蒙古族长调歌手传承课为例》。文章以内蒙古艺术学院传承驿站长调歌手传承课为例,通过民间歌手在传承长调民歌与表演的过程中三次定位转变及其教学理念,探讨传统音乐的表演与审美在当代语境中的变迁与重构,认为民间音乐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有生命的,有适应能力的。

评议人杨晓对包巴特尔所提到的“传承班”给予回应,认为内蒙古艺术学院开设“传承班”的做法缓解了当下环境“怎么做”的焦虑。她认为胡斌的发言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个案与学术视角相结合,具有开创性和继承性。在给予正面反馈的同时,评议人不吝于问题的指出,她提到崔瑶发言议题还有着更多的拓展空间,以中国传统音乐在海外这一综合命题继续深入研究,开阔视野,能够引发更深入全面的思考。

第五单元

此单元共五人发言,中国石油大学刘清担任主持,西安音乐学院高贺杰担任评议。

第五单元发言人与评议人合影

中国音乐学院佘一玲的发言题目为《来自“根”文化认同观念下的传承》。文章以中国潮汕地区的本土地方剧种——潮剧流传到泰国曼谷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线性的历史梳理作为研究重点,从血缘、地缘、族缘三方面分析传统潮剧在曼谷的“离地“传承特点,并从海外看回国内,明确潮剧的传承体系,总结历史传承经验,找到在当代的发展路径。

保山学院唐荣义的发言题目为《基于当代环境视阈下文化濡化式音乐传承的建构研究——以富宁县坡芽村为例》。发言人阐释了“文化濡化”的定义,即个人以及群体在自然环境中通过互动,交往去适应文化,习得母文化并使文化得到传承的过程。以富宁县坡芽村民歌为例,探寻文化濡化模式在当代环境中的优势,即有利于固化当地族群对音乐文化的记忆。他认为坡芽村民歌的濡化式传承建构,为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探索更多选择性。

上海音乐学院张晓萱的发言题目为《个人传承在传统音乐传承中的身份与意义——以“上海(华漕)小锣鼓”田野考察中的口述资料为例》,以上海闵行区华漕镇特有的音乐品种“华漕小锣鼓”为例,阐述其特殊的传承方式:“集体——个人——集体”的转变趋势和过程,并聚焦以金全余为代表的“个人传承在传统音乐传承中的身份与意义”这一问题,就传统音乐品种如何传承与延续,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安徽师范大学陈晓宇代表杭州师范大学田耀农发言,题目为《陕北鼓吹乐在新中国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陕北鼓吹乐为例,从其溯源、早期形态、传承(分为三个阶段:原样传承、去仪式传承、整体传承)、运作方式的变化发展、乐种学意义的思考等方面进行陕北鼓吹乐传承与发展的讨论。

中国石油大学刘清的发言题目为《陕北沿黄村落音乐生活之变迁研究》,将陕北传统音乐置于村落社会,认为音乐融合视觉与听觉、时间与空间等诸多要素,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在基层的村落社会的存在方式。

评议人高贺杰认为参与会议的五位学者都对自己的研究个案给予了深入的、有益的思考,为听众和整体学界带来积极的启发。张晓萱的发言更是将感性认知、口述资料积极运用,有机融合,以散文性的叙述与田野的现场感让人眼前一亮。

即使身在各地,学者们的心与思维由云端连结,距离只是地理位置的阻隔,而不是精神与思想的壁垒,感谢各位学者们带来如此精彩的思想盛宴,期待在愈发自由灵活的学术环境下,能够诞生更多新颖的、鲜活的、生动的、有意义的思想火花。

作者:孟婧妍   来源:组委会    发布日期:2022-12-03 22:41:35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