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些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譬喻丰富,涤荡心灵,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我们党历来强调,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古今中外,因为统治集团作风败坏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多得很!我们一定要引为借鉴,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治理作风问题。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5年版,第5页)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典出《新唐书·列传第三十·褚遂良》
原典
是时,魏王泰礼秩如嫡,群臣未敢谏。……遂良曰:“今四方仰德,谁弗率者?唯太子、诸王宜有定分。”……帝尝怪:“舜造漆器,禹雕其俎,谏者十余不止,小物何必尔邪?”遂良曰:“雕琢害力农,纂绣伤女工,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也。漆器不止,必金为之,金又不止,必玉为之,故谏者救其源,不使得开。及夫横流,则无复事矣。”帝咨美之。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列传第三十·褚遂良》
译义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一语,为唐朝政治家、书法家褚遂良向唐太宗的谏言。渐:征兆、苗头。意思是,奢侈糜烂的开始就是国家危亡的征兆。
据《新唐书》记载,唐太宗四子魏王李泰颇受宠爱,其礼仪等第及爵禄品级均与太子相同,大臣们都不敢谏言。褚遂良认为太子、诸王应有定分。唐太宗不以为意,并说:当日舜帝制造了漆器,禹帝雕饰俎器,谏言者不下十人,食器之类的小事为什么要如此苦谏呢?褚遂良答道,雕琢妨害了农事,过分的彩绣耽误了女工,“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如果喜好漆器不止,发展下去一定会用金子来做器具;喜好金器不止,发展下去一定会用美玉来做器具。因此诤臣必须在刚露出奢侈苗头时进谏,一旦奢侈成风,再进谏就难了。唐太宗很受触动,深表赞同。
(《习近平用典》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5年出版)

“尚俭戒奢”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提出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这一古训告诫我们,奢靡享乐之风一旦兴起,便会逐渐腐蚀人的意志,败坏社会风气,甚至危及党和国家的事业。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师生应以俭修身,以俭兴业,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培养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保持清醒头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服务教育强国、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部分素材来源:人民网、求是网、光明网
海报:静静、杨柳青
策划: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