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首页 > 学术研讨 > 正文

【世界音乐周2023主旨讲座 】“中央音乐学院世界民族音乐系列实践课程介绍”成功举办

发表日期:2023-12-19 22:28:53  

“中央音乐学院世界民族音乐系列实践课程介绍”专题讲座为“世界音乐周2023”系列讲座中的第一场,于2023年12月1日在我校教学楼701演奏厅展开,由音乐学系主任安平教授担任主讲人,杨烁老师担任翻译。该讲座展示了我校本学期正在进行的世界民族音乐系列实践课程的教学现场,带领与会人员近距离了解和体验《世界民族音乐多重音乐能力》与《跨文化音乐实践》课程的魅力。

讲座开始,安平教授首先提出了世界民族音乐教学与实践的重要性,安平教授指出:不论是教学还是理论研究,实践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与外教的跨文化交流,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当地民族音乐的意义。此外,安平教授向我们介绍了我校正在开展的一系列世界民族音乐实践课程以及世界民族音乐教研室培养学生的标准。为了培养合格的世界民族音乐学者,教研室面向不同阶段的同学分别开展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的实践课程。同时,面向全院学生开放本系列课程,以此实现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学生深入的了解世界民族音乐。

讲座中,在安平教授的引导下,五位我校特聘教师分别向我们带来了课程的成果展示以及不同民族音乐授课方式的展示。

69C64

1.《韩国音乐》系列课程

该课程由著名韩国音乐表演艺术家权泰庆讲解。她首先向我们展示了朝鲜传统乐器伽倻琴和长鼓,随后展开与同学间的一对一教学。权老师细心调整同学的触弦位置,纠正同学们的发音,最后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了朝鲜传统说唱音乐《盘索里》的演奏与演唱。

1E9F7

2.《印度舞蹈音乐》课程

印度婆罗多舞表演艺术家金珊珊教授的课程聚焦于南印度节奏体系,通过学习印度舞蹈,从舞蹈的视角理解印度音乐。金珊珊老师讲解了南印度的节奏圈与基本的节奏型,并与学生一起带来了多个组合展示。其中,第三个组合最为引人注目,运用了6拍基准拍与7拍舞蹈拍的结合,难度系数较高,也凸显了南印度舞蹈音乐的丰富性与技巧性。

3.《印度塔布拉鼓演奏》(初级、中级和高级)课程

本次为我们讲解的是著名中国印度塔布拉鼓演奏家庄静,她师从印度塔布拉鼓大师萨瑞特·达斯(Sarit Das)。庄静老师阐释了开展此课程的目的:教授学生如何演奏塔布拉鼓,同时,切实让同学们体会北印度的节奏圈概念,改变同学们对于节奏的固有观念。

4.《印度尼西亚佳美兰乐队演奏》

(初级、中级和高级)课程

该课程由音乐学系外籍教师瑞斯南达(Risnandar S.Sn., M.Sn)和助教詹碧金博士共同完成。课堂上,两位老师带领中级班的学生共同完成了一段我校作曲系学生参与创作的,由佳美兰、二胡、大提琴三种乐器的融合式演奏,用音乐教学实践创造了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为观众带来多元音乐体验。

5. 《伊朗古典音乐》课程

由伊朗音乐家马幸福(Massoud Shamaeezadeh)与马吉利(Majid Shamaeizadeh)开设的伊朗古典音乐课程,是近两年来音乐学系面向世界民族音乐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主科课程《多重音乐能力实践》与《跨文化音乐实践》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对伊朗的古典乐器与音乐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讲座最后,安平教授介绍了世界民族音乐系列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创新与特色、教学效果评价。值得注意的是:采取以外国教师为主,中国教师为辅,以国际前沿民族音乐学的参与式和漫入式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我校世界民族音乐独有的教育特色,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得到了沉浸式的多元音乐体验。此外,网络课程的开设更是为学习者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大拓展了教学资源。

1A62C

本次讲座观众反响热烈,讲座结束后,一位现场嘉宾表示:“我觉得讲座内容非常丰富,刚刚在佳美兰的教学现场,通过各种乐器实践以及与外教面对面的这种直观的教学模式,我一下子就清楚了我之前在书本上看到的那些佳美兰的音阶调式,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我非常感谢能够有这次机会,来感受不一样的世界民族音乐。”

我校世界民族音乐系列实践课程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音乐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流与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了不同民族音乐的独特风格与魅力。通过本次讲座与安平教授的详细介绍,与会者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校世界民族音乐的系列实践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方式,为世界民族音乐的教学与发展架起沟通的桥梁。


撰稿:孙梦晗

图:张国产、孙梦晗、刘琦月




© Copyright  zhuanti.ccom.edu.cn/sjyyz/  All Right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57号  京ICP备05064625号

世界音乐周专题网站由央音网络信息中心技术维护,央音党委宣传部内容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