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途径和内容,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央音乐学院作为一所音乐院校,除了专业音乐教育,历来十分重视艺术教育,致力于培养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拔尖音乐人才。2015年,学院继续按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要求,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成绩。
一、艺术课程建设
学院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继续开设和增加了各种丰富的艺术选修课程,如西方美术鉴赏、故宫的历史与文化、国学概览、当代审美文化:纽约的音乐文化生活、英国的社会政治和宗教(1530-1690)、英美摇滚乐简史、音乐与舞蹈、现代舞律动、形体课、礼仪礼节、击剑等课程。这些选修课让学生在专业音乐学习之余不仅接受了其他姊妹艺术的熏陶,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术交融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大拓展了视野。艺术教育课程的多样化、区域化、学术化、传承性,已成为学院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特色。
二、艺术实践
1.校内艺术实践
课外活动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育健康向上的艺术品质。学院每年举办的校园歌手(非专业)大赛就是很好的途径。此外,学院除了成立各专业的乐团之外,还成立了高校音乐联盟、I音乐联盟、街舞社、L&G舞团、东隅话剧社、杂志《国风》、流行音乐社团、瑜珈社、剧星社、空手道社、乐识流、绘心社、静心坊、爱乐观摩团、画外音、独立万事屋、音为爱、朝歌现代音乐社、德音社、中央昆曲社等20个学生艺术团体。这些社团由团委会负责管理,制订了专门的管理制度,配备了专职的指导教师,规范和指导学生艺术社团的工作。
为加强各艺术学科的交融,培养复合型人才,学院举办了一年一度的“中央音乐学院青年艺术节”,联合在京传媒、影视、文学、美术、戏剧、戏曲、舞蹈等艺术院校和团体,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了系列学术交流、艺术实践、艺术论坛等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大型艺术品牌。2014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第三届北京青年艺术节。此届艺术节秉承“学生策划、学生创意、学生表演”的原则,延续“创造、融合”的宗旨,不仅对主题类型音乐会、唱谈会等传统品牌形式与活动进行了更丰富的探索与尝试,还制作了一部带有新颖概念与形式的“音乐舞台剧”。在继续呈现青年人艺术世界多元性与新锐性的同时,带来关于青年艺术合作性与思考性的展现。此届青年艺术节一些重点场次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背景,旨在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致敬那个时代下成长起来、并对当今艺术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家们,怀旧的同时更要表达当代青年对艺术新的探索。
2.服务社会
中央音乐学院在开展专业教育和艺术实践的同时,充分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坚持通过向社会赠送门票、高校参与北京市中小学建设和互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社会考级、校外艺术实践基地建设等公益性活动方式,促进其他学校和地区的艺术教育发展。
(1)“我的音乐厅——协奏曲专项”
2014年我院继续承接文化部“我的音乐厅”项目第三期录制任务——协奏曲专项。为此,从3月初到11月底,学院特别策划了年度院级重大活动“中央音乐学院首届协奏曲音乐季”。历时9个月,50首协奏曲、17场音乐会,6位知名指挥家执棒4个交响乐团,力邀44位杰出演奏家加盟首届协奏曲音乐季。“首届协奏曲音乐集”向其他院校、艺术团体和音乐爱好者免费赠送音乐会门票,在社会上反响热烈。届时,整套“我的音乐厅”音像制品将正式出版发行,向广大青年学生推介经典音乐,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提高青年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2)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央音乐学院立足本土,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带动国内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如,2015年4月9-11日举办的“第二届太平洋地区音乐院校联盟高峰会议”。以弦乐教学为主题,由院长高峰会议、教师论坛、学生展演、大师课、音乐会等交流活动构成。此次联盟高峰会议的举办有助于巩固和提高中国在国际和亚太地区音乐教育界的领导地位,展示以中央音乐学院为代表的我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在教学和表演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对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中国音乐的教学和发展,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开创中国与太平洋地区知名音乐院校区域性合作和发展,建立音乐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这些音乐会,学院向大中小学校、社会赠送音乐会门票,让广大音乐爱好者受到艺术熏陶。
(3)艺术实践基地建设
艺术创新的根本在于实践,只有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打造实践舞台,才能促进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近年来,中央音乐学院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资源,截止目前,先后与北京、青岛、大连、山东、福建、鄂尔多斯、青海等省市的近30个政府部门、学校或文化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中央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基地”。艺术实践基地的建立形成了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平台,对提高学生的艺术表演、创新实践能力和实现校地音乐人才的有效对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地所拥有的民间文化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创作和研究内容,并为当地文化艺术事业迈上新台阶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贡献,共同营建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生活。
2014-2015学年,学生处、团委先后组织学院师生赴贵州、云南和四川等地进行艺术实践。其中,在云南大理的社会艺术实践中正赶上首个扶贫日,学院师生为孩子们捐送了一批音乐图书,建立了音乐小书角,并向孩子们交付了爱心捐款。
(4)中小学美育特色发展项目(高校参与北京市中小学建设和互动)
自2014年6月起,中央音乐学院正式启动北京市高等学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项目,派遣师生进入包括奋斗小学、三里河第三小学、阜外第一小学、十八中附属小学、爱乐实验小学、康乐里小学、白纸坊小学和羊坊店第四小学在内的8所对口小学进行授课,积极推进北京市小学音乐特色发展。师生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最优化的师资力量、丰富多彩的教学课程,科学规范的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广大小学师生和学生家长的赞扬。
以奋斗小学为例,学院组织管弦系相关专业近50名优秀在校生前往辅导,切实帮助奋斗小学全方位、多样化、深层次地开展学校美育教育。经过学院师生的帮扶和训练,奋斗小学在2015年北京市第十八届西城区学生艺术节中,舞蹈团获得一等奖,管乐团获得二等奖第一名,这是奋斗小学在历届艺术节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5)高雅艺术普及活动
学院积极利用专业优势,组织师生在京内大中小学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民族艺术进校园”等活动,通过艺术演出、参观交流、座谈讲解等多种形式,将音乐作品送基层、送山区、送学校,努力践行“带着音乐走出去”的理念。各类室内乐团或个人进各大高校演出已成为常规。
2014年6月,著名企业娃哈哈集团在中央音乐学院设立室内乐发展基金,成立“娃哈哈室内乐奖学金”,基金下设“中央音乐学院娃哈哈室内乐团” 。2014-2015学年度,该乐团已走进高校、剧场,在北京、杭州等地免费演出16场,近万名听众近距离感受高雅音乐,获得广大师生和音乐爱好者的强烈反响和热烈好评。在短短一年的合作中,已逐渐探索出一套高雅音乐普及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精心策划演出方案、认真组织曲目和排练,派出最优秀的演奏者,奉献一场场艺术性、普及性兼备的精彩音乐会,达到最佳的演出效果,开创了高雅音乐普及的新途径。
EOS 交响文献乐团开展的“ U-MUSIC大学生计划”赠与大学生音乐会票数已达万余张,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等主流媒体高度的认可。此外,青年教师也开展了各种普及活动,如琵琶教授章红艳在奥林匹克公园常年开设的“且弹且谈”、二胡教师杨雪在北大讲堂开设的胡琴系列讲座等等,营造欣赏高雅艺术、热爱高雅艺术、提升艺术素质的良好氛围,得到了师生的高度认可和欢迎。
(6)音乐考级
本着普及音乐教育,提高我国音乐水平和国民音乐文化素养的宗旨,我院与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推出校外考级项目,为业余学习音乐的人们提供国家级的社会普遍承认的权威性的水平鉴定,为学生的学习及音乐教师的教学提供一流的指导意见。2015年,外地新音基考试人数达到10381人,北京地区报考人数达13135人,极大地促进我国业余音乐教育事业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
三、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学院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结合75周年校庆,对校园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整理,修缮主校区的东校门,艺术长廊、路标、宣传栏等,营造健康、高雅的学院文化艺术氛围。
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具有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央音乐学院将在专业音乐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艺术教育投入、丰富艺术教育形式、提升艺术教育效果,致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精尖、多元化音乐人才。在培养高水平音乐人才的基础上更多的服务社会,提高国民的音乐修养和文化素质,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