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经历了 15天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央音乐学院第五届“5.23”艺术节迎来了闭幕,下午的高端研讨会和晚上的闭幕式音乐会作为重头戏为艺术节画上圆满的句号。
为人民抒怀——《领航》主题音乐创作研讨会成功举办
6月6日下午,以“为人民抒怀”为主题的《领航》主题音乐创作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1401大厅召开,大型政论片《领航》音乐主创团队代表及教师代表围绕主题畅谈创作体会。
会议第一阶段,嘉宾讲话。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中宣部理论局理论处处长曹守亮,《领航》总导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特别节目部主任闫东,《领航》文字主创、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林建华,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央音乐学院校长俞峰先后讲话。中央音乐学院校领导苗建华、秦文琛、刘春梅、柯扬出席,活动由副校长秦文琛主持。作曲系全体教师学生现场聆听研讨。
赵旻以“奋斗足迹,领航时代”为题讲话。 关于《领航》专题片,他提出三点看法:一是《领航》全面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焕发的真理力量。二是《领航》充分体现了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领航》全面阐释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实践探索。
赵旻指出,受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中央音乐学院承担了专题片《领航》音乐和主题曲的创作及录音任务。学校统筹部署创作排演,多个院系单位通力合作,圆满完成了全部工作任务。央音师生在工作过程中强烈感觉到,是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关于《领航》的音乐创作,赵旻认为,《领航》的成功不仅在内容上丰厚博大,在表现形式上更加注重受众的情感体验。该片创作上用全部的原创音乐烘托主题,搭建了心灵沟通的桥梁;主题音乐的展现和铺陈与语言、文字、画面有机融合成为亮点,为该片的形象描绘、氛围渲染、情感表达增添光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音乐学院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担当使命,创新工作,把艺术为人民融入文艺创作、融入舞台演出活动、融入人才培养中,发挥音乐创作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头雁和主力军作用。近几年开展了“中国梦”“中国精神”“歌唱北京”“延安新时代·新民歌”“礼赞新时代”“为孩子写歌”等主题创作。一批作曲家迅速成长,郭小虎、张帅、常平等作曲家在创作方向上更加明确,在捕捉时代信息上更加敏感,创作推出一系列表现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成果,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
赵旻最后强调,现在全党正在持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们要把思想伟力融入学校事业发展、艺术创作中。召开《领航》音乐创作研讨会,是对创作经验的总结会,是抒写时代、抒写人民,不断创作和推出优秀作品的思想动员会,也是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推动事业发展的实际步骤。学校将以主题教育为动力源泉,主动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开发艺术资源,扎根中国大地繁荣艺术创作,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中宣部理论局理论处处长曹守亮在发言中指出,《领航》的成功与其主题音乐的烘托密不可分。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主创团队结合时代要求、守正创新,紧紧扣住礼赞新时代主题,以专业积累和探索精神历经数月潜心创作,完成了音乐创作和录制。《领航》主题音乐以温暖动人的旋律,热情讴歌了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领航》以文字、画面、主题音乐的完美结合,以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全方位的引领性,吹响了时代前进的号角,引领我们奋进新征程。
曹守亮赞扬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家高水准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领航》主题音乐的创作是中央音乐学院积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勇攀艺术高峰的生动缩影。
曹守亮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文艺工作者们要把握时代脉搏、站稳人民立场,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怀,创作出不负时代召唤、不负人民期待、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培养出更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闫东导演在发言中指出,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聚焦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走过的非凡壮阔历程;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彰显的强大真理力量;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生动呈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和良好精神风貌。
闫东认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央音乐学院两支国家队的首度“跨界合作”是一次守正创新的尝试,央音艺术家展现出国家顶级音乐学府的专业素养与精神风貌。回忆起一年前与央音音乐家合作的很多动人细节,他高度赞扬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家们以高超的专业水准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开创性地实现了原创音乐在电视专题片中给予剧作的强大支撑与烘托,成功深化了主题,拉近了内容展示与受众的情感距离,用充满内在力量的音乐,展现出新时代的风采与时代领航者的非凡气度,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高品质的答卷,更用音乐的方式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
闫东谈到主题歌的创作过程以及全部音乐的艰苦录制工作。他说,此次“跨界合作”除了高水准的原创配乐,接地气、贴近人民群众的主题歌《今朝》是另一个亮点。《今朝》的录制可以说是全校“总动员”。俞峰校长为首的一批老中青艺术家,克服高温和疫情,每天坚持排练9到10小时,最终圆满高效完成了录制任务,真正体现出大艺术家的情怀与素养,对师生起到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闫东说,《领航》于去年党的二十大召开前播完,全网触达人次55.1亿,全网相关内容点击量26.4亿次,微博相关话题阅读总量13.6亿次,登录热搜、热榜125次。《领航》成为家喻户晓的“话题”,片中温暖而动人的音乐传遍了祖国大地、大江南北。有网友看完《今朝》MV后这样点评道:《今朝》这首歌曲,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契合新时代,很有感召力,唱出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精气神。还有网友说:《今朝》这首歌运用了交响乐团演奏,多声部呼应,气势雄伟,嘹亮的歌声唱出了祖国的美好与未来,让情绪追逐音乐律动,让十年巨变可感可知、可信可敬。
林建华以“扎根中国大地,以人民为中心,奉献精品力作”为主旨做主题发言。他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林建华认为,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的根和源,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是中国的品格和气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发展的主题和旨归。今天,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之际,我们在这里举行“为人民抒怀——《领航》主题音乐创作研讨会”,可谓适逢其时、正当其用,意义重大,必将影响深远。
音乐是文艺的代表,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时代变迁的先导。《领航》中的主题音乐是新时代的产物,同时又引领我们奋进新征程。音乐创作,扎根中国大地,就是要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就是我们的立场。立场站对了、站稳了,时代脉搏把准了、把好了,奉献出精品力作甚至传世之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作为音乐人,我们要用我们的歌词和曲谱记录这个强国复兴新时代的历史性变革、讴歌这个强国复兴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不辜负这个强国复兴新时代的历史性机遇,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让新时代到处都充满绚烂的华章、动人的旋律、美妙的音符、悠扬的曲调。
会议第二阶段,作曲家展开主题研讨,俞峰校长主持。《领航》音乐主创团队代表及教师代表常平、郭小虎、叶小钢、秦文琛、郝维亚、唐建平、郭文景、贾国平相继发言。因会议时间原因,王丹红、张征、张帅、李小兵、陈琳、黄宗权等教师未现场发言。
俞峰校长围绕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从“高原”到“高峰”怎么走,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对音乐创作的主体——当代中国作曲家提出了要有创作情怀和能力的要求,对作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几点看法。
俞峰指出,作曲家的创作工作和作曲家培养工作以及音乐作品的创作,是国家音乐发展的大问题,是事关国家文艺创作的重大事项之一,容不得方向上有偏差,容不得创造乏力,也容不得人才培养站位不清,情怀不够,学习不深。
首先,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方向。中央音乐学院为什么要举办“5.23”艺术节、“10.15”艺术节,就是要解决音乐家的思想问题。我们坚持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同时坚持“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艺发展格局,“建设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
第二,我们要高度重视音乐创作群体。音乐艺术领域中最重要的就是作曲家,他们是最具创造性的群体,而音乐创作是音乐活动展开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为艺术院校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第三,创作的关键是创作者必须要“用心用情用力”。今天举办创作研讨会,首先就是要提高老师同学的思想认识,要能够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上站稳脚跟,端正思想,积极向优秀教师学习,一方面扎根人民沃土,另一方面要放眼世界,用心用情用力去创作。
第四,要深刻反思音乐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缺陷。俞峰回忆起2017年与著名作曲家郭文景老师深谈关于主题创作方面的问题,我们的作曲家能不能为人民创作?有没有能力去创作?俞峰认为目前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用心用情问题。我们的文艺创作就是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的艺术家就是要在这个基本点上用心用情。技术表达的观点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但是没有内容上的要求就不会有技术上的创新、表达上的创新、形式上的突破,其实质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二是能力问题。当前的作曲群体在能力上还要不断提高,需要洞悉西方音乐各历史阶段的成功经验,洋为中用;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三是创作人才培养机制问题。音乐学院要能够培养训练出技术一流的音乐家,作曲人才的培养就是要拿作品说话。最近艺术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立,就是要让专业的更专业,让学术的更学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时代潮流服务,为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先进文化服务,学校要以这个科学规律来布局人才培养工作。
俞峰最后强调,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要端正思想认识,以作曲家为核心力量,助力文化强国建设,以造就大批德艺双馨文学艺术家的职责来引导高校实施教学改革,进一步为人民、为时代、为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创作出能够立于时代潮头的文艺作品。
在俞峰校长主持下,作曲家们畅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体会,作曲家代表常平、郭小虎、叶小钢、秦文琛、郝维亚、唐建平、郭文景、贾国平先后发言。
常平回顾了《领航》音乐创作、录制过程,尤其是回忆了录制过程中中央音乐学院的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指挥家、录音师克服疫情困难的辛苦付出,整个团队可以说“不惜代价、不计成本”,而这一切体现出中央音乐学院师生非常强的集体协作能力,他为此感到非常骄傲。常平教授希望作曲系的同学们从这场研讨会中受到教育。他说,“你们是未来,是国家培养的非常重要的音乐创作力量,是重中之重”。
常平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他说一方面教学生严肃音乐创作,为着要冲击“高原高峰”,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尽量去参与服务社会,全面发展。他最后鼓励同学们,面对创作“你只要去认真去努力,总有一天会有突破,哪怕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不满意,会有不好,但最重要的是有坚持认真的态度,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郭小虎发言回顾了《领航》音乐录制工作克服疫情,团队精益求精等感人细节。在《领航》音乐创作上,他谈了三方面的看法:一是分析了《今朝》歌词的成功之处;二是谈闫东导演的政论片风格对音乐创作的要求;三是介绍如何选用经典(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国歌》)元素融入创作,让老百姓听到内心有触动。他认为,一般老百姓可能对交响合唱这种音乐形式内心会有距离,但作曲家本着“与人民同行”“用心用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能解决这个距离问题。
郭小虎教授还向现场听研讨会的同学们谈到两点创作经验:一是民间音乐对作曲者非常重要。当作曲家碰到一个有指向性的创作时,能不能够调动起储存的那些学过的民间歌曲、戏曲、器乐、舞蹈、说唱等,歌曲《壮美延安》就是这方面的成功实践。二是情怀和体验非常重要。他谈到致敬中国航天事业的合唱作品《向月》,进而谈到前几天去现场观看神舟16号飞船发射,尤其是体验到三位出征太空的英勇航天员亮相、所有人集体唱《歌唱祖国》那种激动的场面和复杂的心情。
叶小钢教授因出差,发来视频对创作研讨会表示祝贺。他说,近年以来中央音乐学院的创作力量在体现主流意识形态,体现国家政策和党的要求、人民需求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此,我特别祝贺中央音乐学院的全体创作者以及表演者取得突出成绩,这些将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我本人最近几年也在创作方面紧跟时代步伐,创作了一些作品,我很愿意在今后跟大家一起为人民而创作,为国家而高歌,为我们的时代而放歌,面向未来在创作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秦文琛发言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同时要坚持“三个面向”,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我们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中央音乐学院作为优秀音乐创作人才的聚集地,在历史上对中国音乐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2018年,在俞峰校长的倡导和推动下,学校成立了中国音乐创作中心,在很短的几年内,在主题音乐创作和“三个面向”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期望不论是自己还是中国的作曲家群体,都能够深入理解艺术精神,向传统学习,向世界上优秀的文化学习,能够站在更高的高度上来看待我们的艺术,能够培养一批有理想、有情怀、有才华、有使命感的杰出艺术家,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和制作精良的高峰之作。
郝维亚谈了三点看法:一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创作从来都与祖国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每个时代的真实写照。第二点感受是近年来学校提出了创作上两个方向,作曲系坚持两条腿走路,全面发展,在教学创作中不断的落实。第三点是近年来作曲系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强调作曲与作曲实践的重要性,如加强本科阶段的旋律写作训练等。
俞峰在点评中指出,我们的教学不应该拔苗助长,我们要不断地去讨论优化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的培养方案。歌曲是大众化的艺术,学生首先要写好歌曲。从艺术歌曲到歌剧的创作应该有阶段性,循序渐进。我们的歌曲创作应该要做到:一是简单而有艺术的境界,老百姓喜欢,音乐家不烦。二是好听记得住,要思考,什么样的旋律人民群众普遍能够接受。三是创造创新,挑战世界,因为作曲就是不走前人走过的路,要融会贯通。
俞峰强调,作曲家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有思想感情的认同,还得有能力去创新。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研讨会,来进一步引发师生深入思考。未来的音乐创作是什么?中央音乐学院怎么发展,我们中国音乐往哪里走?我们必须得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学校的“十四五”规划要求“出思想、出人才、出作品、出效益、出模式”,为此学校提供各种条件和平台,鼓励大家进行思想碰撞和艺术实践。
唐建平说,作曲家要担当国家的需要,担当社会的需要,担当历史与未来的衔接。谈到他近期完成的一部歌剧《青春铸剑221》感悟,莫邪干将跳进火炉,以自己的血肉铸出绝世名剑。他认为作为中国人、华夏民族,都应该有这种担当精神,为国家为民族做奉献的精神。近年来中央音乐学院明确了学校的根就是延安精神,让艺术服务于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研讨会的举办就像是一个宣言,体现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情怀、担当精神和奉献精神。
谈到文艺“守正创新”这个时代问题,唐建平认为作曲家、艺术家要处理好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做到明德正心。让自己的思想观念、艺术情怀能够全面的、正确的衔接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需要。谈到文艺创作如何“接地气”,为人民创作的问题,唐建平认为创作本身一定要有思想性。作曲家要深入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未来和当下的民族诉求,以这些为纲,无论是创造比较超前的音乐,还是满足当下人民精神需求,创作就有了魂魄。其实文艺的“接地气”不仅仅是接我们的民族风格,接中华民族的魂魄和智慧,接几千年的历史,更是接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梦。
郭文景表示,近年来学校在创作上取得成果,与中央音乐学院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责任任务的重新定位是分不开的。《领航》的音乐创作成功有一个重要经验,就是由一所音乐学院来承接一部影片的音乐创作。学校整合全部力量,很多著名的教授都参加了录制,保证了创作制作质量。
郭文景认为,《领航》音乐创作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把握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创作不能和艺术上追求高标准、采用经典形式的艺术创新对立起来,服务于国家的各种重大时间节点的创作不能和艺术的多样性对立起来。最后,他鼓励同学们向用心用情用力创作的老师学习,来推动我们国家的音乐创作,中央音乐学院有这样的责任、情怀和使命。
贾国平以作曲家如何将个人融入这个伟大时代的发展中、如何秉持为人民抒怀的思想,结合个人的创作感悟与对现实存在问题的思考,谈了三点看法:一是在创作观念的思想层面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作曲家需要实现身份转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二是在音乐语言与作曲技术的方法层面,实现从“中西结合”到“中国性”独特性创新的转变。“为人民抒怀”的创作必然需要我们秉持尊重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审美的创作观,不断追求音乐语言风格独特性创新,避免雷同化、流俗化、千人一面的创作,创作出“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作品。三是在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层面,实现从“集体性”到“个体性”的转变。创作者必须充分发挥其个体生命力、个体创造力,在艺术创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从音乐语言风格、作曲技术手段与音乐结构思维,从“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等全方位地建构出独特的个体性特征。
俞峰在主持时温故了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强调音乐创作关系到整个文艺创作,关系到如何从“高原”走向“高峰”。我们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向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出《领航》《雪花》等作品的作曲家学习。
学校对近年来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作曲家代表予以表彰。作曲系常平、郭小虎老师创作的《领航》配乐,张帅老师创作的《雪花》取得了重大成绩,受到了人民广泛喜爱,学校决定对三位老师进行表彰,给予每人 20万元 的奖励。
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旻、校长俞峰为常平、郭小虎、张帅三位老师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领航——中央音乐学院“5.23”艺术节闭幕音乐会精彩上演
6月6日晚,以“领航”为名的一场精彩交响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上演。著名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校长俞峰执棒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演出了交响合唱《今朝》(车行词,郭小虎作曲),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配乐》八段(“时代领航者”“新的思考”“一心在民”“美好生活”“激情岁月”“惊涛骇浪”“梦,中国梦”“前进的步伐”,郭小虎作曲),《光明颂》(交响曲《灯塔》第四乐章,王丹红作曲),交响合唱《壮美延安》(陈雷词,郭小虎作曲),冬奥会主题歌曲《雪花》(钢琴版,张帅作词作曲),抗疫合唱歌曲《我们》(李小兵作词作曲),《寸心》(电视剧《大决战》主题曲,安九作词,张征作曲,黄霄云、高士棋演唱),《光荣梦想》(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第一乐章,张千一作曲),音乐会的压轴曲目“领航总主题”以及配乐“历史的真相”“扶贫深情”由常平作曲,《礼赞新时代组曲》第四乐章“领航奋进”(常平作曲)。
音乐会开场前,俞峰校长对第五届“5.23”艺术节做了简洁的总结,请出了《领航》总导演闫东,《领航》作曲常平、郭小虎。闫东导演播放了导演组精心制作的短视频——《领航》音乐录制的幕后花絮,向观众呈现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家们对待音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艺术风采。作曲家常平、郭小虎上台和观众见面,发表创作感言,使得观众对音乐会拉满期待。
交响合唱《今朝》以庄严宏伟的交响音响,配合了专题片中一帧帧精美恢弘的画面,带领观众在三分钟多的时长回溯新时代波澜壮阔的辉煌十年。而之后的几部交响乐作品虽然没有配合画面,但是交响音乐的复杂构思、音色的绚丽多变、长气息的旋律线、时隐时现的经典音乐元素、铜管打击乐的轰鸣和弦乐的静谧带来的张力变化,带给观众非常丰富的审美体验。在观众雷鸣般掌声和喝彩声中,加演了交响合唱《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张千一作曲)。
音乐会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央视频各新媒体客户端直播,全网点击量2900多万次。
编辑:刘露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