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党建专题网 -> 信息动态 -> 正文
王振先:民乐传承之路,任重道远

王振先简历:三弦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33年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49年考入南京国立音乐院国乐组,195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1955年创立大三弦演奏专业,同时参与筹建民乐系,成为该系首任系秘书。1962年任教于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1985年调回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后曾兼任图书馆馆长、音乐培训中心副主任等职。曾成功改革、研制“加弦三弦”,并于1988年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曾改编、创作《梅花韵》《阿斯尔》等乐曲,发表《三弦史略要》《三弦史话》等学术论文,出版《中国民族器乐博览•三弦卷》《三弦曲谱》《三弦演奏教程(技巧与练习)》等编著、曲集和教材。

  我于1933年出生在江苏省镇江市,中学就读于南京江宁师范学校音乐科。当时有一位国立音乐院的学生来我们学校教课,经他介绍,我才知道在南京还有这样一所专业音乐院校。
  国立音乐院于1940年在重庆青木关成立,1946年抗战胜利后复原南京。南京解放(1949年4月23日)后,其被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是年秋天,又奉命并入新成立的中央音乐学院。但由于“央音”在天津的新校址尚在修整,国立音乐院北上计划拖延,只得先于南京按期招生、上课。我就是在这个时候考入该院的,师从于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陈振铎教授。

1948年5月,国立音乐院国乐组第二届毕业生杨朴轩、方炳云(前排左2、3)与教师合影。
前排左1曹安和;后排左起:程午嘉、陈振铎、储师竹、杨荫浏、刘北茂。

1949年11月,国立音乐院师生摄于南京古林寺校址,第五排右2为王振先

  北上天津开启新生活

  在南京上了一个多学期课以后,1950年4月15、16日,国立音乐院及其常州幼年班教职员工和学生140余人,携带所有可以移动的资产迁往天津。国立音乐院是最后一个抵津的“央音”组建单位,我们到了以后,学校举办了合并建院大团圆联欢会(4月18日),之后不久,又补行了开学典礼(6月17日)。开学典礼隆重而热烈,其中的一个环节我至今印象深刻:师生员工站在教学楼前的空场上,每个人的背后都贴了一张写有人名的纸条,但这个名字不是你自己而是另一个人,而你的名字也贴在了别人背后,你要去找到背后贴着你名字的那个人,并与他(她)相互认识。当时只是觉得这个类似于“找朋友”的游戏挺好玩儿,现在回想起来,学校组织这个活动真是用心良苦。它是想让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单位的师生员工,尽快融入到“央音”这个新的集体中,团结友爱,共同开启新的生活。
1950年4月18日,中央音乐学院举办合并建院大团圆联欢会
1950年6月17日,中央音乐学院补行成立典礼
  那个时候,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到寒、暑假期,学生都要出去,不是采风就是社会实践。这样既可以让我们加深对国情、社情的了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感情。我曾和师生们一起去唐山马兰峪采风,搜集民间音乐,也曾赴新疆开展慰问演出活动(1951年夏),宣传抗美援朝。此外,我还参加了在安徽佛子岭水库的治淮劳动(1952年)。由于表现出色,我获得了“暑期工作模范”等多项奖励。

1951年夏,应时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新疆军区代司令员兼政委王震将军之邀,我校与中央戏剧学院联合组团,赴新疆慰问演出。
该团由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前排右3)任团长,刘恒之(前排左3)、汤雪耕(前排右2)任副团长。
第4排右2为王振先。

学校颁发的社会实践活动纪念章
左,治淮劳动纪念章
中,新疆慰问演出纪念章
右,暑期工作模范纪念章
  入学以后,我继续学习二胡专业。但当时二胡的曲目很有限,经常演奏的也就是刘天华的10首作品,而我又是从中学开始学的,因此很快便把这些曲目都学完了。1952年,我申请了二胡专业的“pass”考试。这项制度是从国立音乐院沿袭下来的,即学生学完该专业全部规定曲目以后,可以向学校申请修毕考试。考试的规格很高,杨荫浏、曹安和、陈振铎、储师竹、缪天瑞等老师都来参加了。考试方式是把所有该专业的必背曲目写在纸条上,学生通过抓阄演奏其中三首。最终我顺利通过修毕考试,并于1953年提前毕业留校工作。
王振先教授珍藏的中央音乐学院1950学年度第二学期本科各系课程学分时数分配表
王振先教授珍藏的一份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队排练曲谱(1951年4月)
王振先本科毕业证书(1953年)


  参与筹建“央音”民乐系
  在中央音乐学院多个组建单位中,只有国立音乐院是一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院校,包括国乐、理论作曲、声乐、键盘乐器、管弦乐器共5个组。其整建制合并到中央音乐学院以后,另外4个组均改建成“系”,唯独国乐组(后改为民乐组)仍以组的形式挂靠在管弦系下面。1990年在建校40周年校庆活动上,我曾就“为什么建校时没有成立民乐系”这个问题,咨询过前来参加活动的学校首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吕骥同志(其于1957年因工作需要调离学校)。他回应说:当时学校也曾考虑过建立民乐系,但是有人反对。因为民族器乐的专业种类较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而且能够演奏和用于教学的曲目和教材也很有限,不具备改建成“系”的条件。
1990年6月17日,在建校40周年校庆活动上,王振先与前来参加活动的吕骥同志和钢琴系洪士銈教授(从左至右)合影
  虽然建系的条件尚不成熟,但这项工作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学校陆续请来刘焕臣、刘管乐、杨元亨、赵春峰等一批民族民间器乐演奏家,开展演出和教学工作(包括短期、长期,兼职、专职)。在此基础上,又将“民乐组”改建为民族器乐教研室(1954年9月),并指派原教务处副处长刘恒之负责筹建民乐系。我当时刚大学毕业,也就20出头,是教研室最年轻的老师,因此刘恒之让我帮他做一些具体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到社会上招才纳贤。当时学校领导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教师聘用原则:中央音乐学院不是演出单位,也不是研究所,而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因此我们招聘的老师,既要有很好的文化继承,也要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也就是说,其不仅要有自己的演奏特色和专长,也要对各家各派有所涉猎,兼收并蓄,并且能够识谱和教学。当时社会上知名的民间艺人还是比较多的,但能够符合上述条件的却是凤毛麟角。我那时经常要赴各地走访名师,而每次去之前,都需要先到文化部(2000年前学校隶属于文化部)开具介绍信。我曾去上海请来琵琶演奏家林石城和古琴演奏家吴景略,也曾赴河南开封邀请古筝演奏家曹东扶。除了在社会上广纳人才,学校也积极挖掘内部潜能。比如扬琴专业的开创者郑宝恒老师,他原本主修小提琴专业,但业余爱好广东音乐,曾跟随广东音乐名家冯永康学习扬琴、高胡等民族乐器。后来学校让他改教扬琴。①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乐师资得到扩充,新的专业也一个个建立起来,至 1956年9月民乐系正式成立时,已设立二胡、琵琶、古筝、古琴、三弦、笛、唢呐、管子8个专业,并将箫、扬琴、坠琴等列为副科(第二专业)。学校聘请著名古琴演奏家查阜西担任民乐系首任系主任。刘恒之任副系主任②,我任系秘书。建系之初事务繁杂,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制定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环节、教学形式、时间安排等)。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和范本,只得以匈牙利音乐艺术学校的民族器乐教学资料作为参考。当时民乐系的课程包括专业课、基础与理论课、政治课和文化体育课四个部分。其中专业课有第一乐器、第二乐器、合奏与打击乐、民族器乐概论等。教学大纲制定好后,民乐系的框架也就基本成型了。
1957年,民乐系全体教师欢送刘恒之同志(前排左3)赴西安音乐专科学校工作,第三排左1为王振先


  传承发展三弦演奏艺术
  我的二胡专业考完“pass”(修毕考试)以后,当时在学校研究部工作的杨荫浏先生建议我学三弦,并送给了我一本他在国立音乐院时自己刻写的三弦教材。他认为三弦声音响亮,音准比较好掌握,不需要改良,而且社会上也很需要。
杨荫浏先生赠送给王振先的三弦谱
  虽然杨先生是我接触三弦的启蒙老师,但严格来说,我的三弦之路是从学习曲艺单弦开始的。
  来自延安“鲁艺”的吕骥同志大力提倡向民间音乐学习,经常邀请民间艺人来校表演、讲课。恰巧那个时候,学校请来了天津著名单弦演员石连城及其琴师王文川,而王文川又是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刘宝全的最后一任琴师。当时,学校没有学生会弹三弦,负责这门课的高云老师便介绍我拜王文川为师。虽是第二乐器,但我学得依然十分认真,克服了许多困难。王老师从岔曲开始教我,但他不识谱,而那个时候我又没有录音机,每次上课都要先把乐谱记下来。再有,单弦的唱与弹结合得非常紧密,不会唱就不会弹,而我是南方人,咬字上有难度。经过不断地学习、不懈地练习,我终于能够自弹自唱。遗憾的是,学习仅一年多,王老师就去世了。
之后,在我的邻居、也是我们的校友、作曲家兼指挥家杨洁明③的引荐下,我又拜刘宝全的第一任琴师、“三弦圣手”白凤岩为师。白先生不只会曲艺,还写了很多三弦乐曲。更重要的是,一首曲子,他不仅教我他自己的弹法,还告诉我他的老师是怎么弹的,让我受益良多。作为中国近现代三弦器乐艺术的奠基人、开拓者、革新家,白凤岩为三弦从原主要用于戏曲、说唱的伴奏乐器,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演奏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他的这种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的精神,也激励了我、感染了我。
  当时杨洁明根据白先生弹奏的梅花大鼓的【上三番】【下三番】,编写了一首名叫《三番》的三弦曲,并配上了钢琴伴奏。我就以此曲为起点,开始了三弦器乐化的尝试。后来,我觉得应该在白先生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便根据他教我的东西,再融合其他人的演奏,将《三番》改编为《梅花韵》(该曲后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三弦考级曲目)。此外,为了让三弦更便于演奏,更好地融入乐队,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我还进行了多种探索和尝试。如,借鉴大提琴的指法和音阶练习,让三弦能够演奏十二个调的音阶和琶音;对三弦进行乐器改革(包括形制、琴弦等),研制“加弦三弦”(1988年曾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等。

王振先教授在演奏(摄于本世纪初)

  我的第一个学生,是1955年在少年班(附中)招收的曹振梁。后来他上了大学,但我却因政治原因,于1958年被迫离开中央音乐学院。之后,我曾在天津音乐学院任教过一段时间,直到1985年落实政策,才再次回到这个我所熟悉、热爱的地方。返校后,我除了继续在民乐系教授三弦,培养了高冠琳、赵太生、黄玉梅等学生,还曾于1989-1992年担任图书馆馆长。在任期间,我为图书馆引进第一批计算机及其相关科技人员,实现了从手工卡片检索到计算机检索的变迁。
王振先(右1)参加1984级古筝专业研究生李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
20世纪90年代,“央音”图书馆实现了从手工卡片检索到计算机检索的变迁,
如今这些曾摆放在楼厅里的一排排卡片目录柜,已成为历史记忆

  从十几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至今已有70多年,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教的学生不是很多,但是能够参与民乐系的筹建工作,能够为图书馆开启现代化服务与管理的发展之路,我还是感到很荣幸、很满足。

注:
① 1958年中央音乐学院从天津搬迁北京后,郑宝恒留在天津音乐学院任教。
② 1957年刘恒之等一批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学骨干被抽调去支援西北音乐专科学校(现西安音乐学院)建设,改由缪天瑞代理民乐系副系主任。
③ 原为学校音工团团员,1952年底随音工团调离,1955年考入学校干部进修班学习作曲,后曾任中央歌舞团乐队指挥、作曲。

  

采访:张乐、宋学军
文:宋学军、李欣阳
视频剪辑:李欣阳
校对、设计:李梅

  

本文为原创内容(部分图片由王振先教授提供),未经同意禁止商用、转载。文章及图片版权归中央音乐学院档案馆(校史馆)所有。
作者:   来源:档案馆(校史馆)   发布日期:2022-10-10 10:46:58

相关附件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