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党建专题网 -> 信息动态 -> 正文
央音与清华开展第三次红色“1+1”学生党支部共建活动

  11月初,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党支部组织本系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五二党支部开展第三次红色“1+1”共建活动。两校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本次共建活动通过网络会议软件以线上会议形式进行。

  本次共建活动通过网络会议软件以线上会议形式进行

  活动通过共同学习恩格斯的重要文献《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分享了央音“唱支歌儿给党听”百万师生网络歌咏比赛获得特等奖和最佳人气奖的作品《万泉河水清又清》,相互交流心得和总结共建收获等环节,帮助双方支部成员深入了解了党的光辉历程,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报告团讲师郭芷材

  作线上主题教育宣讲

  在党课学习环节,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高级讲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师团资深讲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专业博士郭芷材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读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主题,深刻生动地讲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相关发展历程。通过主题教育学习,大家对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崇高信仰和坚定信念不会自然产生,而是需要长期地、持续不断地进行教育方能实现。理论强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使命型政党,必须始终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著作,马克思称其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能为我们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提供重要启示,能够为我们破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误解和质疑提供理论启迪。

  视频:央音-万泉河水清又清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接下来,由我们央音音乐人工智能系学生党支部分享了由支部党员孙宇明、刘韧等同学参与制作的红色经典作品《万泉河水清又清》,这部作品是今年央音师生参加北京市教工委、市教委组织的“唱支歌儿给党听”百万师生网络歌咏比赛中获得特等奖和最佳人气奖的作品。

  视频中收录了著名作曲家、《万泉河水清又清》曲作者、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作曲系主任杜鸣心先生回顾当时创作过程的感言:“我也是党培养的,在解放初期国家和党把我送到前苏联莫斯科去进行深造,成为一个专业的作曲教师。《红色娘子军》的这个《万泉河水清又清》,是当时我被调到中央芭蕾舞团,去改《红色娘子军》的音乐,芭蕾舞团的乐队队员和合唱队员,能够写歌的都来写这同一首歌词的音乐,大家积极性很高,最后写了差不多将近上百首。我也写了好几个方案,也到海南去了好几次,去采风、去学习他们地方的民间音乐。所以我就综合我的想法(进行创作),这样才得到大家的认可,我也感到很高兴,最后还是用我写的这一首。”——老一辈央音人对党和人民的深情,在孜孜不倦的创作探索中被充分体现出来,激励着同学们在新时代继续前行。

  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栾家与杨玉玲老师交流共建心得

  共建活动最后,同学们纷纷发表了三次共建的心得体会。

  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栾家:特别感谢这三次难得的共建机会。通过对清华校史馆党史馆的参观学习,以及专家对党史的讲解,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了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沧桑历程,更深刻的理解了今日祖国的强大和我们幸福优越的生活环境来之不易。特别是在当下世界范围内疫情肆虐,国内外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听党召唤,为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而努力学习,努力奋斗。虽然共建活动告一段落,但希望后续还有机会能够与清华的同学深入交流和学习。

  学生党支部宣传委员卓佳宾发言

  学生党支部宣传委员卓佳宾:这三次共建过程中,同学们的收获非常丰富,疫情期间组织共建活动实属不易,在此非常感谢音乐人工智能系学生党支部书记杨玉玲老师和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研五二党支部书记翟建旺老师的辛苦组织。我们希望这三次共建是两个支部合作共建的开端,由于两个支部的专业方向差异比较大,未来一定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最后,杨玉玲老师对三次共建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勉励两个支部的交流活动能够长期持续地发展下去,在音乐和科技领域中碰撞出思想火花,创作出优秀的红色作品。

  同学们与杨玉玲老师探讨下一步的共建计划

  疫情期间的三次共建,让同学们感慨良多,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与杨玉玲老师交流感想,为下一阶段的共建活动出谋划策。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坚持不懈,必将抵达终点,恒心笃定,必将成就美好未来。作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代表着国际一流的优势特色学科以及新兴前沿交叉学科的融合发展成果。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着学生党员们砥砺前行,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定能为世界创造更多惊喜。

 

  文 / 图:张渊

作者:   来源: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   发布日期:2021-11-17 10:43:31

相关附件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