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党建专题网 -> 信息动态 -> 正文
郭淑珍:一曲《黄河怨》唱出民族魂
 编者按: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们采访了民族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之第六乐章《黄河怨》的著名演绎者、我校声歌系郭淑珍教授,请她谈谈半个多世纪以来,她演唱、教唱这首红色经典音乐作品的心路历程。

 

  初次聆听便喜爱上这部作品

 

  我出生在天津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喜欢唱歌,1947年考进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我校前身之一)学习声乐。在“艺专”,我听到了《黄河大合唱》里的《黄河怨》《黄水谣》等歌曲,觉得它们的曲调很好听,曲风很新鲜,特别是《黄河怨》,音域正好适合自己演唱(女高音),“能亮嗓子”。但是那个时候,我对这首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内容和思想内涵还缺乏了解。

  我真正接触到全本的《黄河大合唱》,是1954年在苏联留学时,现场观看的由苏联音乐家用俄语演唱的版本。听完之后我感到非常震撼,但又觉得他们用俄文唱起来有些味道不对,自己暗下决心以后要用中文演唱。后来我又知道,该曲的作曲者冼星海曾在苏联生活过一段时间,且病逝在这里,深得苏联人民的敬重。这使我更加想要演唱这部作品。1956年,我有机会和指挥家李德伦一起,受邀与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合作,在莫斯科的柴科夫斯基大厅演出《黄河大合唱》。这次演出经历,让我对《黄河怨》有了更进一步的喜爱。我托人找来该曲的交响乐总谱,请同在苏联学习的指挥家严良堃帮忙,缩为钢琴伴奏谱,以方便自己日后能够在音乐会上作为独唱曲目进行表演。1957年,我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古典歌曲比赛,按照章程,参赛者除了演唱西方(包括苏俄)经典歌剧唱段,还必须演唱一首本国的咏叹调(歌剧或康塔塔中的一段),我选择了《黄河怨》,并最终以出色表现荣获一等奖。这也是中国歌唱家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的第一枚金质奖章。然而现在回头想想,留学时演唱《黄河怨》,还只是注重声音和演唱技巧,对作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缺乏艺术感染力。真正让我对这首作品有了比较深刻理解和较好演绎的,是1975年的那次演出。

  左,1953年10月1日,郭淑珍在莫斯科大学礼堂进行演唱。

  右,1957年郭淑珍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古典歌曲比赛中所获得的金质奖章。

 

  唱歌主要是为唱“情”

 

  1975年时值冼星海逝世30周年,其夫人钱韵玲给中央写信,希望能够恢复《黄河大合唱》的演出。“文革”期间,《黄河大合唱》被当做是“修正主义”“国防文学”,只能留曲不留词,十几年间无人再唱。钱韵玲的信最终得到中央批复。举行纪念聂耳逝世40周年、冼星海逝世30周年音乐会的批示下达后,当时的中央乐团(现中国交响乐团)随即复排《黄河大合唱》,并邀请我、黎信昌(演唱《黄河颂》)、叶佩英(演唱聂耳的歌曲)等学校老师参加音乐会的演员选拔。我接到这个通知时,正和师生们一起在京郊昌平“开门办学”。已经有很长时间不唱歌了,再加上这次是冲破“四人帮”的阻挠与干扰,使用原词原曲复排,我感到既兴奋又很有压力。去中央乐团选拔前,我们几个人先要经过赵沨院长的审查。那天我卯足了力气唱给他听,本以为他会夸我的嗓子还可以,还能唱,没想到赵院长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有一张唱片,法国人唱的流行歌曲,嗓子一般,但那感情……”貌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对我触动很大(至今刻骨铭心,太深刻了)。唱歌主要是为唱“情”,如果缺少了真情实感,音乐也就没有了灵魂。

  怎么才能唱出感情来呢?早年在苏联留学时,我曾主演过多部歌剧。苏联导演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塑造人物,要求我们写角色自传。这首作品也是咏叹调,也是有人物的,也是内心独白。于是,我按照当年演歌剧那样,也为《黄河怨》的主人公、这位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写了角色自传。我把歌词像过电影一样在脑子里放,仔细捉摸人物的经历、心态、感情,一字一句地反复设计,怎么吐这个字,怎么行那个腔,怎么表达人物的情感,整整三天都没有睡好觉。我想到了自己成为亡国奴的亲身经历:家乡天津沦陷后,全家人害怕日本兵的迫害而被迫逃难,途中还遭遇了飞机轰炸。这让我对“命啊,这样苦!生活啊,这样难!鬼子啊,你这样没心肝!宝贝啊,你死得这样惨!”这句歌词有了切身的感受。我还认真阅读了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札记,其中写道:“《黄河怨》代表被压迫的声音,被侮辱的声音,音调是悲惨的,是含着眼泪唱的一首悲歌。假如唱的人没有这种感情,听众必然没有同感的反应。”联想到当时的时代背景,我理解《黄河怨》所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被蹂躏的妇人的悲哀,也是所有受到列强侵略的中国人民的伤痛,其所唱的不仅仅是一个中国妇女的哀歌,更是被压迫的中华民族奋勇反抗的呼声。因此感情一定要深沉、饱满,还要有起伏、有层次、有戏剧张力。

  在艺术处理上,我想到了自己在苏联留学时学唱的俄罗斯民歌,其中有用轻声表现俄罗斯妇女内心痛苦的演唱手法。在俄罗斯漫长的封建社会,妇女的命运也是很苦的。我还想到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李勇奇母亲哭诉家史”唱段,结合了传统戏曲中的“哭头”“哭音”及“散唱”等技巧。我在演唱开头部分时,连续4个小节、12拍不换气,并且使用弱音处理,这需要有强大的呼吸和强有力的轻机能的支持(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另外,在后来的一次排练中,我还建议指挥把“宝贝呀,你死得这样惨”一句中原有的小提琴的跟唱拖腔去掉。我感觉这里没有小提琴伴奏,清唱起来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

  采访中,94岁高龄的郭淑珍教授一句一句地认真做示范。

(点击图片视频)

  那天参加音乐会选拔的,还有来自中央乐团等文艺院团的文征平、梁美珍等多位女高音,都是强手。一开始,我心里也非常忐忑,但一登台,就把什么都忘了,所有的感情都投入到了演唱之中。唱完后我浑身发麻,手都是冰凉的,半天没有缓过神来。从台上下来,我躲到排练厅的一个大柱子后面等待最终的结果。指挥家李德伦第一个从评委席走过来向我表示祝贺,连声说:“你唱得真是太好了,都把我唱哭了。”

  那场音乐会在民族文化宫首演(1975年11月25日)之后,应广大观众的强烈要求,又在首都体育馆、北京展览馆等当时北京最著名的场馆连演多场,场场爆满。《黄河大合唱》震撼人心的歌声,真的是让观众们“久违了”。而这场音乐会也让我和《黄河怨》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著名音乐评论家李凌在一篇评论我的文章中写道:“她不是在唱,而是在用话语诉述。这些话都带有强烈的音乐律动的感染力,使听众不知不觉中被艺术所征服”。他还说我“不仅把《黄河怨》唱活了,而且唱深了”,“把词曲作者最深的艺术想像力,完整地、深刻地表现出来了”。我觉得他的这些评价还是比较准确、到位的。

  1975年郭淑珍连续在民族文化宫、首都体育馆、北京展览馆等当时北京最著名的场馆演唱《黄河怨》,场场爆满。

  上,在首都体育馆演出《黄河大合唱》后谢幕。前排右3郭淑珍,右4黎信昌,右1刘诗昆。

  《黄河怨》是一首中国的“咏叹调”,无论在中国大陆还是在海外,观众们都非常喜欢这部作品。我曾先后于1962年随中国青年艺术家代表团赴香港,1977年随中国艺术家代表团访问联邦德国(均为赵沨院长带队),分别与钢琴家周广仁和刘诗昆合作演出此曲;1985年还受邀与指挥家林克汉合作,在香港荃湾大会堂演出千人合唱版《黄河大合唱》。这些演出均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上,1985年,郭淑珍在香港荃湾大会堂演出千人合唱版《黄河大合唱》。

  下左,1977年,郭淑珍(右1)随中国艺术家代表团访问联邦德国,与刘诗昆(左2)合作演唱《黄河怨》,赵沨院长(右3)任代表团团长。

  下右,1962年,郭淑珍随中国青年艺术家代表团赴香港,与周广仁合作演唱《黄河怨》。

 

  传承红色经典是我的职责使命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而“少年强”首先要“教师强”。虽然我早已过了声乐表演的黄金年龄,但作为教师,我还肩负着教育少年的职责。因此《黄河怨》这首红色经典作品,也贯穿在了我数十年的声乐教学中。

  要唱好《黄河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其中有演唱技巧和方法的问题,也有对作品思想内涵充分理解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演唱技巧和方法,难以达到作品的要求;但是光有技巧、方法,没有发自内心的情感和对作品透彻的理解,也很难打动人、感染人。这首作品的层次较多,起伏也比较大,其情绪不仅有悲、有哀、有怨,还有愤怒、有不屈、有反抗。这就要求演唱者对作品的感情处理要有一个布局,要注意控制好声音和气息。

  上,2019年是《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郭淑珍携学生冯国栋(左1)、翟晓茹(左2)在延安“鲁艺”旧址,参加由当地政府举办的纪念演出活动。

  下左,2019年郭淑珍携学生王秀芬,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延安“5·23”音乐节,在延安宝塔山下演唱《黄河怨》。

  下右,2017年6月18日,郭淑珍在自己的90华诞音乐会上高歌《黄河怨》。

  我认为,红色文艺经典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尤其对青年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2015年8月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我倡导并组织学校师生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一场以“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为主题的专场音乐会。音乐会上演出了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和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李心草、夏小汤执棒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和合唱团)。由于准备的时间非常紧张,我带领管弦系和声乐歌剧系三百多名学生加班加点地进行排练。为了能够让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年轻学生真正理解这部音乐史诗,我带领他们一起看抗日电影,阅读历史文献。我还请来自己的老搭档、著名指挥家严良堃,从咬字、换气到音准、节奏直至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对学生们进行逐字逐句的指导,让他们无论是在歌唱技艺还是思想品德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那次演出原本是想让我的学生王秀芬演唱《黄河怨》,但在一次排练时,严良堃突然指着我说:“《黄河怨》还是由你来唱吧,听来听去,还是你唱得最好。”一开始我确实有些犹豫,可严良堃鼓励我。他的观点是,演唱最重要的是把作品中的感情准确表达出来,在这方面他认为我做得最到位。所以我就唱了,结果演出效果还不错,观众很热情。

  2015年8月26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专场音乐会上,郭淑珍、严良堃两位年龄相加已180岁的耄耋艺术家,用生命礼赞《黄河大合唱》(上图为排练场景)。

  年近9旬的郭淑珍教授在《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专场音乐会上,倾情演唱《黄河怨》。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近几年来,红色经典成为艺术舞台的主旋律,产生了“以艺释史”“以艺明理”“以艺增信”的美学效果。我也经常受邀参加各种演出、研讨活动。我认为,《黄河大合唱》虽然产生于抗战时期、诞生于延安窑洞,但是在80多年后的今天,这部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的恢弘史诗,依然是一首兼具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艺术精品,依然是一部能够触及人的心灵、唤醒民族魂魄的生动教材,依然葆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作为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和共产党员,深感自己有义务有责任,继续将《黄河怨》演唱和传承下去。

 

  (感谢音乐教育学院对视频拍摄的大力支持)

  本文为原创内容,文章及图片版权归中央音乐学院档案馆(校史馆)所有,未经同意,禁止商用、转载。

 

  采访:宋学军、王小夕、王凌钊(摄影)

  文:宋学军

作者:   来源:档案馆(校史馆)   发布日期:2021-12-15 09:30:33

相关附件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