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何振京教授接受学校档案馆(校史馆)采访
何振京简介:(1927-)河北蠡县人,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退休教授。1949年初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同年10月与该系师生一起并入中央音乐学院。1955 年从作曲系毕业后留在本校附中任教,主要担任民族民间音乐、歌曲作法等课的教学工作,培养出乌兰杰(扎木苏)、储望华、鲍元凯、王立平、黄安伦等一批颇有影响的音乐人才,并为附中理论作曲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其还曾在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兼课,在各地数十个单位进行讲学。出版《中国儿童民歌选集》、《迈进民族音乐之门》、《让诗词唱起来:谈歌曲写作》等多部著作,发表数百首歌曲及相关文章。
何振京、洪月华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视唱练耳专业退休教授)夫妇近照
我的童年是在河北农村度过的,父亲(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师范科)买的唱片机是我最初的音乐启蒙老师。小时候,我对音乐的兴趣非常广泛,除了父亲收藏的交响乐唱片,我还从亲戚家借来很多戏曲、曲艺方面的唱片听。此外,我也很喜欢去听乡间的民歌,去看农村庙会的各种戏曲演出。1947年,父亲应邀到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任教,母亲也带着我离开家乡到北京念书。与保定农村相比,北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不仅有京剧、评剧等地方戏曲,还有单弦、大鼓等说唱艺术。我经常去护国寺的庙会和天桥等地去欣赏各种民间表演艺术。
1949年年初,我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同年秋天,即随音乐系师生一起并入新成立的中央音乐学院。记得那天,我们从早上七点坐上卡车离开北平,直到晚上九点半才到达位于天津大王庄十一经路的新学校,一路上就吃了一碗面条。当时学校刚刚成立,校舍还没有修整好,宿舍楼的走廊没有灯,厕所地面上还有漏水,宿舍房间里的窗户有的玻璃都没了,要糊上报纸才能睡觉。虽然学习、生活条件还较为简陋,但是能够来到一所新的音乐学院上学,大家还是非常高兴。一开始,同学们都要参加整修校园的劳动,逐渐地将准备工作做好了,才开始上课。
中央音乐学院首任党委书记、副院长吕骥同志,曾在延安“鲁艺”音乐系担任领导工作。他十分重视向民间学习,重视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在这方面,学校一是邀请民间歌手和老艺人进课堂讲学、传授技艺,一是组织师生下农村采风,搜集、采录民间音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从1950年起,民间歌手张天恩、朱仲禄、刘改渔,曲艺名家石连成、王毓宝、良小楼、曹宝禄,民间乐手杨元亨、赵春峰、曹东扶等人,均被请进课堂授艺,这在过去的音乐学院(系、科)是少有的。这些民间音乐对我们来讲都非常新鲜,非常好听,我们都很想有机会能够到实地去采风。
上:20世纪50年代初,著名青海“花儿”民间歌唱家朱仲禄来校授艺
下:20世纪50年代初,参加全国戏曲汇演的西南地区代表团应邀来校表演
采风实践使我对民间音乐
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们作曲系每年都组织师生去农村采风。1954年暑假,我参加了去内蒙古河套地区的采风。那里是半农半牧区,跟山西接壤,有很多民歌跟山西是相通的。我们和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经常一边劳动一边和他们学唱民歌。那里人人都会唱民歌,同样一首民歌,男孩唱就跟女孩唱得不一样,一个词可以有很多很多的调。我们听了都惊奇的不得了,觉得我们虽然是音乐学院的学生,但跟老乡们没法比,人家是出口成章,而且马上把感情注入进去。在内蒙,我们学了好多民歌,我也收集、整理了一本民歌集,回来后还参加了系里的汇报交流和演出。
内蒙古的采风实践,引发了我对民间音乐的浓厚兴趣。1957年,我又去贵州进行采风,那次经历对我后来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955年我从作曲系毕业后留在附中任教,主要教授民族民间音乐和歌曲作法等课程。翌年,第一届全国音乐周在北京举行,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此次活动。因为声乐系喻宜萱老师要在音乐周上演唱我创作的一首歌曲(原名叫《牧歌》,后更名为《蓝天绿草大平原》,我也成为了特邀代表。虽然最终喻老师演唱的是贺绿汀先生创作的《牧歌》,但能够全程参加音乐周的各种活动,还是让我不虚此行。
1956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音乐周上,学校举办专场演出,表演了管弦乐、独奏(小提琴、钢琴、二胡、双簧管)、独唱(男、女声)、小合唱、合唱、民族管弦乐、舞剧等共23个节目。
音乐周期间除了演出,还穿插进行专家讲座以及对各场演出的评论交流。在参加贵州省的评论会时,有一名叫郑寒风的贵州代表发言说:“西方有多声部合唱,我们也有,就在贵州侗族。我们的合唱有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但没有指挥,都是由歌师傅将所有的旋律和歌词记在脑子里,一句一句地教。”我听了很感兴趣,有了研究侗族大歌的想法。回到天津后,我将这个情况介绍给学校的青年教师孙云鹰和方暨申,他们两位也很感兴趣。1957年初春,借寒假时机,我们三人一起远赴贵州采访侗族大歌。
笔记本影印件,是在晃晃悠悠南行火车上的旅途中,开始陆续所作的赴黔前后的简要札记
当时的交通条件很不便利,我们经过一个多星期的长途跋涉,才辗转到达贵阳。正好赶上这里在举办贵州省第一届工农兵业余文艺汇演,从基层选拔上来的各民族的节目,鲜活生动、引人入胜。侗族大歌传承于黔、桂、湘三个省区交界的广大地域,但其“大本营”是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黎平、榕江和从江县的侗族聚居区及广西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大歌为侗族音乐之珍品,其歌声平和柔顺,亲切宛转,自娱自乐,细腻传神,无愧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之瑰宝。在汇演的舞台上,侗族大歌、叙事歌、琵琶歌和侗戏的阳戏(用汉语演唱)等相继亮相,新颖别致,韵味悠长,令人耳目一新。
左上:男声大歌 左下:女声大歌 右:某侗乡叙事歌
我们和参加汇演的演员都住在贵阳饭店,这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了侗族、苗族等多个民族的歌手(乐师)。我们向他们请教音乐上的问题,学习民族方言。我们还认识了贵州侗族一个叫梁普安的歌师傅。他懂汉语,于是我们决定去他家所在的从江县龙图镇去采访。这是首次有省外的音乐专业人士来采集、研究侗族大歌,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委派文化工作干部全文武全程陪同我们。到了龙图镇,我们就住在梁普安家里。侗族人非常有教养、有文化、有礼貌。但是,那里的自然条件不是很好。我们三人出去采访经常要走山路,很辛苦也很危险,来回要花很多时间,经常耽误了吃饭。
至龙图镇,翻过一道山坡,途经号称最高鼓楼的高增镇过夜:这是高增鼓楼的远景
当地有三个歌师傅教我们学唱侗族大歌。歌师傅有独特的音乐记忆,他一起调就是固定音。大歌的排练和演出,无处不在显示歌师傅的才能和魅力:他既是教师,又是教练和导演。歌师傅对每一支歌的所有唱词,高低声部的穿插变化,总体结构的起落有序,都能用话语、眼神或手势,灵活而生动地驾驭他的队伍。侗族大歌的传统训练和演出是从来不用指挥的,歌手相互之间的配合之默契,令人叫绝……除了大歌以外还有小歌,小歌包括河边歌、琵琶歌等形式。
我们在龙图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因恰逢农历春节,当地民俗庆典活动热闹非凡,让我们也一饱耳福。其中的拦路歌和踩堂歌等,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侗族地区时时刻刻都有音乐,在那里,生活就是音乐,音乐就是生活(方暨申老师后来还发表了论文《侗族拦路歌的收集与研究报告》)。
正是这次难忘的采风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立足民间、发展中国音乐的信念。
1957年中央音乐学院派出三位教师赴贵州采访侗族大歌:后排高个为孙云鹰、其右为何振京、右3为当地文化干部全文武,前排左2白色衣领者为方暨申,右2-4坐在椅子上的为当地三位歌师傅
左上:拦路歌,等你来,比不过,莫进寨!右上:侗戏演出
下:参加踩歌堂盛会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何振京教授首次将侗族民歌引进专业课堂,一教就是40多年。(何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已患有严重听力障碍,虽然有些字已“咬”不太清楚,但民歌唱得依然味道十足)
从事民族民间音乐课教学40余年
我曾在附中先后教过5门课,即音乐名作(赏析)、视唱练耳、歌曲作法、和声、民间音乐,其中民间音乐课教的最长。从我学习民间音乐的经历中,深刻感受到,民间音乐是各族人民表现他们自己的生活、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所以要学习民间音乐,首先要了解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录音上,要尽量走进民间音乐的活态中。因此,我在教授民间音乐课时,十分注重让学生从感性上接触和熟悉自己国家的民间音乐。在课堂上,我会向学生们介绍各地民歌,分析每首民歌的特点、结构等,也会让他们欣赏一些民间歌手、乐手演唱(奏)的音响资料。但我从不依靠放唱片,那只是作为重要的参考。我会范唱,并要求学生一句一句地跟着我唱,而且要唱出感情、唱出韵味来。因为民歌里有很多细腻的东西,那些韵味和风格单靠谱面上的标记是很难体现出来的,只有自己唱出来才能体会到。而且自己唱过的民歌,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学生们熟悉了各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民歌风格,以及某些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的唱腔,了解了民间的语言、生活,扎下了感性经验的根,对于他们以后的专业发展,有着很大的益处。
上:1983年参加全国音乐教育会议后,与“民歌组”全体同志合影,后排站立右4为何振京
下:1982年应邀赴河南郑州讲学。
同时,我所在的附中理论学科,也把采风实践的优良传统很好地保留了下来。我们从贵州回来后的那年暑假,附中又组织了由我和洪月华老师带队去江苏江阴的采风活动,活动的成果是出刊了一册油印的《江阴民间歌曲集》。这在全校大会上还受到了表扬。改革开放以后,附中理论学科的采风活动又重新恢复并一直持续进行:1984年洪月华老师带领赵易山等同学赴山东烟台渔民区短期生活和学习民歌,1985年张建林和侯孟玲老师带领熊樱等同学去湖南湘西采风,1990年张建林和孔聪老师带领梁雷等同学去敦煌和莲花山采风(之后梁雷还与赵麟特意去了一趟陕北,感受豪放的信天游),1996年孙怡老师带领刘瑶等同学去云南体验民风民俗……采风,给了同学们一个学习社会,了解生活,体验民俗,接触“活生生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机会。
学生们对所学的民歌和唱段经久不忘,永远喜欢那韵味十足、亲切感人的乐思。我早期的学生、如今已经是著名作曲家的王立平、鲍元凯,都特别感谢我,说是何老师把他们指引到民族音乐的路上,让他们吸收了很多民族音乐的东西,对于他们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何振京教授自编的民族民间音乐教材
1996年,同学们自发为我举办了一场“庆祝何振京老师从事民间音乐教学40周年”的活动。那是学校历史上少有的为共同课老师举办的庆祝活动,来了很多人,鲍元凯教授更是从天津“打的”赶来,主持了这场“几代学生、校友同堂歌会”。一些因身体或其他原因无法到现场的老师、校友,如年事已高、居家休养的喻宜萱教授和远在加拿大的作曲家黄安伦、身在乌鲁木齐的指挥家吴灵芬等,也给我打来电话表示祝贺。
这些事业有成的“老学生”都特别可爱。54级校友、作曲家王立平在唱了一首云南民歌《安宁州》后,拉着我的手说,当年在何老师班上学的民歌至今不忘,连每首歌的词都能背下来。
能够带领学生们走进民间音乐,感受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独特魅力,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幸福之所在。
上,1996年学生们自发为何振京教授举办从事民族音乐教学40周年庆祝活动,图中除何振京、洪月华夫妇,还有鲍元凯、梁茂春、蔡良玉等何振京老师的早期学生和朋友
下,2007年在庆祝何振京教授80华诞作品音乐会上,与学生、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合影
上,2005年在校庆活动中,作为执教50年的老教授受表彰(左一)
下,2016年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第二届民族民间音乐周活动(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