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党建专题网 -> 信息动态 -> 正文
青春梦想·英雄情怀——广场卫士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别样的思政课

  2019年4月17日下午,一场题为“青春梦想在军营放飞,平凡岗位书写英雄情怀”的特殊思政课在中央音乐学院8楼小歌剧厅火热进行。讲课“老师”的是武警天安门支队的优秀官兵,“听课”的学生是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全体师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其他无课的全系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同学们。

  在这个由战士组成的宣讲队中,有的是来自执勤一线的指战员,有的是来自特战分队的骨干队员,还有的是来自炊事班的炊事员,他们讲述着自己亲历的生死瞬间或者平凡工作的坚守等先进事迹,激起一波波音乐会上才会出现的喝彩声和持续热烈的掌声。

  音乐学院与军营的共建共鸣,拓展思政教育新路径

  活动开始前,该部政治工作部主任赵立昌、声歌系党总支副书记陈冰分别讲话,指出活动对于大学生和官兵思政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声歌系党总支宣传委员王慧老师担任主持。

  谈起本次活动的缘起,声歌系党总支副书记陈冰说,今年1月11日,赵立昌主任代表部队送来一面锦旗——“歌声唱出强军梦 音乐奏响新时代”,感谢声歌系师生从2011年起,9年来不间断义务为战士们教唱歌曲。就如何加强互动,拓展思政教育的路径,双方在交流中讲到了战士们的英雄事迹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谈到去参加教唱活动的毕竟是少数同学,何不请战士们来学校向更多的老师同学们分享他们的英雄事迹呢?同时,这也是对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个很好回报。提议得到了部队的高度重视,于是有了这次7名优秀官兵走进中央音乐学院为师生们宣讲的活动。

  陈冰说,我们学校是距离天安门最近的大学,我们的大学生和战士是同龄人,但是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截然不同。战士们驻守在全中国最神圣的地方,他们是怎么工作生活,怎么执行任务的,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都是神秘的。可能战士习以为常的英雄事迹,在音乐学院里的大学生们看来会觉得不可思议。我们要发掘生活中的这些事儿,感受这种平凡中的伟大。

  赵立昌在做主旨演讲前发表感言说,“音乐里面有信仰,你们不仅用歌声让官兵感受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时给常年奋战在特殊区位、特殊岗位的钢铁战士加注了一丝灵气和温情。” 在和部队的共建总结会议中,过去是同学们去军营多,而战士们则很少到校园里来。尽管同学们在教歌活动时走进军营,体验到军营文化,但毕竟受众面有限;同从另一个角度,对于战士们来说,中央音乐学院其实也是神秘的啊。共建应该是更充分的双向交流,应该把战士们请到校园里来。这次的宣讲活动对于战士们来说,或许是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他也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勉励现场的战士和青年师生,“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相信你们抓住了青春,就一定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 

   
   

 

  感人的宣讲:奋斗的青春,书写壮阔的英雄情怀

  赵立昌以“以壮阔情怀奋进崭新时代”为题做主旨发言,交流了他与天安门警卫支队的三次心灵碰撞——“偶遇”“牵手”“相知”,战士们的感人的英雄事迹令人动容。赵立昌从“见微知著,小事做大”的政治情怀,“宁亏生命,不欠使命”的英雄情怀,“传承血脉,续写荣光”的历史情怀,“以实打底,以干争先”的进取情怀,“忠孝难全,衣寛不悔”的家国情怀,五个维度介绍了支队战士的壮阔情怀。

  李峯霖、杨宇豪、骆猛、纪赛赛、孔令鹏、皮忠颜6名优秀官兵代表用朴实精炼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亲历的关于青春奋斗的故事,有勇往直前、直面生死的战斗;有汗水浸透训练场,创造出练兵奇迹;有酷暑严寒,在三尺岗台的坚守;有以高度的纪律性从战斗一线转战到三尺灶台,超越平凡的工作中做出先进事迹。

  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广场卫士们站的并不是和平岗,杨宇豪冲向爆燃的烈火,面对歹徒砍向脖颈的凶器,目睹战友被砍断的手腕、露出的白骨,他心中后怕和惭愧的却是周围群众的安危谁来保护。纪赛赛讲到,新兵集训一年的跑步距离可以往返于北京云南。炊事班班长皮忠颜讲到在一次大任务期间由于连续熬夜,导致工作中不慎将斩骨刀剁在了手指上,为了不耽误伙食保障,简单处理一下便要求返回岗位。阅兵集训期间,孔令鹏在盛夏60度高温的天气中超过每天正常10小时训练以外为自己再加量,最终成为少数走上阅兵场的佼佼者。

  他们的演讲声调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来自他们青春生命中的一桩桩、一幕幕令人震撼的瞬间,充分诠释了中国军人对理想信念的忠诚与坚守,看淡个人生死的责任与担当,超越平凡的勤奋与自律。宣讲强烈地感动了现场师生,现场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

 

     
     

 

  致敬英雄,学习他们的战斗意志,攀登音乐艺术高峰

  战士们令人震撼的演讲,留给师生们深刻的印象。在活动结束时陈冰发表感言说,战士们真切感人的演讲中有多少闪光的金句啊——“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 “唯有激情满怀,才能苦尽甘来”“青春只有一次,唯有奋斗才能永葆青春”“只有刻苦努力,才能平凡而不平庸”,这难道不同样可作为我们攀登音乐艺术高峰的座右铭吗?现场同学立刻热情呼应“只要唱不好,就往死里唱”。

  活动过后,师生纷纷向党组织写来了感言。声歌系教授赵登营说,武警天安门支队的英雄们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毅力和坚忍为我们展现了新一代军人的责任与担当,谱写了动人心弦的青春战歌。英雄们的事迹令我久久不能平静:假如我们的学生能像英雄们那样去追求理想,不忘初心,心无旁骛,那求学的路将充满希望和阳光。青年教师王慧说,抹橄榄绿走入校园,如沐春风;那一席慷慨壮行,豪情万丈!在我的世界里,军人从未远离;在祖国的安宁中,他们默默守护!他们永远是我的心中,最可爱的人!!!

  2018级博士研究生王珠峰说,作为一个党员,内心非常感动。他们有些同志本来可以像我们一样上大学,但是却选择了当兵。无论是60度的高温还是零下30度的严寒,他们都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他们是一只铁的纪律里成长起来的钢铁卫士,守卫着天安门,守卫着祖国的和平与稳定,守卫着人民的幸福生活!他们是最可爱的人!2014级本科袁泽说,其实每一个身份、每一种职业做到精致了都是相通相融的,都是要久经风吹雨打不断历练的,所有我们看到的光鲜形象背后都是一张张淌满汗水的脸。2018级硕士研究生杨若辰说,这群身着橄榄绿的可爱的人们,在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无论是什么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他们保护人民群众的心。哪来的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敬礼!2018级本科辛鲁怡说,战士们的演讲向我们呈现了他们每个人参兵后的蜕变历程,血汗交融,百炼成钢,屹然挺立,因为他们的负重前行,我们才可以享受美好。感谢战士们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定做出的贡献,让我们看到青春的张力与力量,我们也应珍惜美好环境,努力奋斗,提高专业技能,回报社会!

 

 

 

 

 

 

  回眸9年军民共建——军歌,只能由军人来演唱!

  为了拓展学生思想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艺术实践,2011年,声歌系党总支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与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建立了共建关系,以教战士唱军歌为抓手,9年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军民共建活动。

  声歌系辅导员魏宇红老师说,这个共建是始于2011年一次为国旗护卫队老兵退复的慰问演出,于是我们萌生了一个发挥声歌系同学的专业优势,为部队战士教唱军歌的想法,这既是同学们很好的一个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更重要的是能走进部队,体验军营文化,学习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受到正面的教育。活动一开展,就吸引了学生们的强烈兴趣,因为可以走近国旗护卫队,去每天国旗升起的地方实践,这和学校、社会上的艺术活动意义完全不同。随着活动介入,战士们的严明纪律、极端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真挚的情感,深深的感动着同学们,这个活动从一个偶然变成常态,成为一种责任和坚持。

  魏宇红说,作为校方,我们总的工作思路就是:以部队的需求作为我们共建工作的出发点。每周教唱军歌是固定不变的,同学们还应部队需求为退役老兵演出,遇到部队的举办文艺活动时则再专门去教唱排练节目,甚至为一个中队成立文艺小分队做专业培训,在部队文艺活动中担任节目策划、评委等等。

  在共建工作中,党员学生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很多学生干部和优秀团员参加活动,于是声歌系共青团总支也加入到这个项目中来。在党组织和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怀着崇敬与自豪的心情开展了教唱活动。他们毫无怨言的将每个周末的半天无偿付出,努力克服教唱过程中的困难,不断调整更适合于战士们的教唱方法。他们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从识谱乐理、作品欣赏,到声乐气息训练、发声训练、咬字……,活动后撰写教学汇报,教学过程一丝不苟,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战士们提高了艺术素养,学会了正确演唱军歌。更多的战士表达了迫切需要提高演唱水平的渴望,于是根据部队实际情况,扩大参与面,更多优秀学生参与进来,教唱范围从一个中队扩大范围到几个中队。

  针对教唱活动,双方制定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活动安排。活动根据战士们的业余时间而定,固定利用每周半天的休息时间开展教唱活动,每周一次,遇到节假日或者临时任务,则改到平时的晚上。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学生担任部队“教唱员”,分批次参加教唱活动。教唱人员分配上,采用研究生带本科生、老生带新生、有教唱经验的带新参加活动的。每组学生每月一轮换。经过近一年的活动,声歌系学生支部党员累计参与人次28人,同时还吸纳了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并给与考核。一年共教唱曲目14首,如《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之歌》《强军战歌》《就为打胜仗》《复兴之路》《歌唱祖国》《红旗飘飘》《我们走在大路上》《英雄赞歌》《在太行上上》《忠诚之歌》《当兵前的晚上》《当人民需要你的时候》《假如战争爆发》《别说我出生在那个年代》等。除了定期、正常的教唱活动外,还为战士们顺利举办“老兵复员晚会”献计献策,并积极奉献丰富多彩的演出节目,为参加“庆祝党的生日”合唱比赛的中队专门进行合唱辅导等。2014年6月末天安门支队组织的庆祝建党93周年合唱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而每年一次的慰问老兵复退文艺演出成为了声歌系同学们最愿意参加的志愿活动之一。9年来,不断有学生党员毕业退出,有更多新入校的同学加入这个项目,累计达90多人。

  正是因为同学们非常看重这个活动,党总支和团总支积极支持,2013年11月声歌系党总支制定实施“2013——2015年声歌系学生党员先锋工程方案”,这个共建项目是列入其中一个亮点,这个活动如今已成为声歌系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品牌项目。

  “战士们对音乐的处理竟出乎我的意外,我只是简简单单的告诉他们这首歌的背景和演唱情绪,让他们来唱的时候,音乐感觉竟然做的几近完美。他们唱出了当代军人的气势,在他们的歌声中的确能感受他们对祖国的忠诚。他们的演绎,才能充分表达出在军强国强的新时代里我们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教唱员陈思宇(2012年6月6日)

  “从参加与国旗护卫队的共建活动以来,我和他们——一群最可爱的人,每周相约在大会议室。作为指导老师,我带领他们走进音乐,走进军歌,同时感受着他们由内而发地赋予歌曲的新的生命力。音乐是群众的音乐,群众的演绎能够使其焕发独有的光芒。融入了一些演唱技巧,战士们演唱的军歌更加字字如铁、句句似钢、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充分唱出了军歌的力量和灵魂。军歌,只能由军人来演唱!”——教唱员姚乐(2014年11月4日)

     

 

 

  军民共建共鸣,培育当代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声乐歌剧系学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魏宇红老师说,宣讲活动圆满结束后,立刻有很多非党员的同学来报名,要求参加教歌活动。这样一次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效果,是多少次照本宣科的学习都不能比拟的。学生党员在参加共建教唱活动,不仅是有效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教学能力,更主要的是通过与这些同龄的可亲可敬、军纪严明、无私奉献的战士们的接触,为他们热爱祖国、忠诚祖国的精神所折服、所感动,对“为人民服务”有更深的体悟;同时,在教唱中军人严谨自律的作风使参加教唱的学生深受教育。这真可谓是中央音乐学院与天安门支队军民共建活动开展9年以来的又一个高潮。

  “走进校园,为进一步加强共建活动开了一个好头”,在活动后的采访中赵立昌这样说。大学和军队的目标是一致的——为国家培养人才,教育的对象同样是年轻人,但他们的成长环境很不一样,因此大学和军队的共建活动有很大的交流空间。部队不可能离开社会存在,教育的根本办法还是要互动共鸣,大学生身上有很多优点,年轻人在一起交流,教育效果非常明显,比单纯的说教好太多。和中央音乐学院开展共建活动受到广大官兵的热烈欢迎,这是部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很好载体。虽然部队的任务非常繁重,难得走进校园开展活动,但是,看到活动受到师生这么强烈的欢迎,我们充满信心,这为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

  在9年共建活动中,双方积极培育青年官兵与青少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探索积累了很多重要经验,相信在未来,这个军民共建项目会奏响更华美的乐章。

 

 

 

作者:党委宣传部供稿 许瑞 文图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19-04-21 02:06:45

相关附件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