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分享音乐的快乐——2012北京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综述
——2012北京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综述

  4月15日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2012北京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主办国中国的选手朱可,一边演奏中国乐曲《苗岭的早晨》一边信步走上舞台,他将手里的琴弓交给从舞台另一侧缓步走来的下届主办国美国的选手阿瑞尔·霍洛维兹,在《你和我》和一段美国乡村音乐风格乐曲的旋律声中,完成了比赛的交接仪式,人们在祝贺2012北京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圆满落幕的同时,也期待着2014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举办的下届比赛。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最佳的决定”

  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由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先生创立于1983年。该项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是世界水平最高、最为著名的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之一,具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包括世界顶级小提琴家之一朱莉亚•费舍尔、英国国宝级小提琴家塔斯敏•利特尔等很多活跃于世界乐坛的小提琴家曾参加过此项比赛并获奖。基于梅纽因先生“音乐是联结人类的纽带”的理想,梅纽因比赛于2008年开始走出英国,2012年比赛移师北京,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这是该比赛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举行。最初,梅纽因比赛的董事会担心在欧洲以外的地区举办比赛,会对比赛的报名工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事实恰恰相反,本届梅纽因比赛收到了全球范围内来自28个国家的231名选手的报名申请,这是设立此项比赛以来的最高纪录。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举办国际性的艺术比赛无疑会更加丰富北京的艺术舞台,对发展繁荣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在中国也有着良好的声誉和较大的影响。赛事创立以来,共有吕思清、宁峰等25位中国小提琴学生获奖。此外,梅纽因先生是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界的好朋友,是中央音乐学院建院以来第一个授予的荣誉教授。正是基于这些因素,中央音乐学院将此项比赛引入中国。为了使比赛顺利进行,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院内人力、物力资源,包括大学及附中在内的众多师生均加入到了比赛工作中。比赛期间,选手、评委一落地北京,就有志愿者全天候的服务。比赛日程安排紧凑、严谨,各项活动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例如,按照既定日程4月7日上午开始的青年组初赛第一场将会在晚间六点二十分结束,在经历了多位选手演奏、间歇等环节之后,当最后一位选手演奏完毕观众与评委开始退场时,时间正好定格在了六点二十分。组委会科学、严密的组织和全方位的服务受到了比赛委员会、评委会、选手和家长的好评。比赛艺术总监戈登·贝克先生曾多次表示,中方主办单位中央音乐学院为本届比赛做出了充分而高效的组织工作。而已有95岁高龄,与梅纽因先生共同创建了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在澳大利亚通过网络全程追踪了本届比赛的罗伯特·马斯特斯先生则评价此届比赛 “是有史以来最为突出的一届。”

  梅纽因比赛本身的高水准和在中国举行的重要意义及影响也使得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给予了高度关注。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专门为此次比赛题字并出席开幕音乐会,会见了梅纽因先生的女儿扎米拉•梅纽因女士、比赛委员会负责人和评委及主办方组委会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等,与艺术家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4月15日的颁奖仪式和闭幕音乐会,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日本驻华公使堀之内秀久等政界要人也莅临现场,共同见证比赛的圆满落幕。此外,挪威、韩国等国的驻华大使也曾在比赛期间专程出席音乐会。

  将梅纽因小提琴比赛引入中国,比赛评委之一的胡坤先生功不可没。作为我国小提琴教育家、原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林耀基教授和梅纽因先生的学生,他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他说,在中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梅纽因小提琴比赛,既是为了实现对中国无限热爱的梅纽因先生生前的夙愿,也是为他自己对母校的感恩与回报。当初由于担心组织和接待能力等问题,他也曾经为把比赛交给演出公司还是让自己的母校承担而矛盾、纠结了很久,让演出公司做无疑将是一种商业运作,考虑到梅纽因比赛的教育、公益特点,他最终还是下决心把赛事交给自己的母校承办,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也可以把好的东西一代代地传下去。这一决定无疑增加了这项重要的音乐比赛的学术含量,不仅使中央音乐学院拥有了一次承担大型国际性专业音乐比赛的经验,也为梅纽因比赛组委会既保持其高度的专业水准,又逐步扩展到欧洲以外的亚洲、美洲等地区,寻求更为广泛的国际影响力,进行了极为有益的全球化探索。本届比赛在很多层面上都打破了以往历届的记录,可以说,对于中央音乐学院和梅纽因比赛组委会来说,这是一场实现了双赢的圆满合作。正如胡坤先生和所有参与者在赛后都得出的共同结论,“这是一个最佳的决定。”

  

“让我们分享音乐的快乐”

  在历时十天的比赛过程中,笔者和很多观众感受最深的就是大家在共同分享对音乐的热爱,甚至有时在聆听演奏的一瞬间会忘记竞赛的存在。正如评委会主席帕梅拉·弗兰克在比赛期间一直强调的,音乐艺术是难以由竞赛的名次来衡量的。这种感受在本届比赛中尤为深刻。此次比赛的参赛选手水平接近,旗鼓相当。在甄选42位入围选手时,评委会就对申请者的整体水平印象极深,艺术总监戈登·贝克先生曾表示,“今年的入围选手在技巧性和音乐性上都表现出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水准。”而弗兰克女士在比赛期间也多次表示,选手们的演奏水平让她和其他评委们难分伯仲,他们每做出一个决定都很艰难。在这十天的赛程里,我们无时无刻不被美妙的音乐包围着。

  首先,我们看到了本次比赛的主角们——选手与评委们——通过比赛、音乐会、讲座、大师班等各种形式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感悟。

  经过严格的初选,本届梅纽因比赛共有来自中国、美国、韩国等9个国家的42名入围选手来到北京参赛。其中有很多人都就读于国际一流音乐学府,如美国的柯蒂斯音乐学院、茱莉亚音乐学院、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中国的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日本的桐棚音乐学院等。比赛中,选手们所展现出的扎实的演奏技能、深入的音乐诠释力以及在音乐上鲜明的个性让人为之振奋。在少年组中,多位只有11、12岁的小选手,在舞台上显示了超出年龄的成熟与稳健,让人不禁感叹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组决赛的精彩水平也达到了成年音乐家音乐会的水准。然而,比赛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一种选拔,组委会为两个组别未进入决赛的选手分别举办了音乐会,并安排了评委与选手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这让未进决赛的选手有了更多切磋琴艺并与大师交流的机会。

  同时,梅纽因小提琴比赛中特别的一点就是要求所有的评委在比赛期间都必须举办音乐会及大师班。因此,除了选手们紧张激烈的角逐,评委们还在国家大剧院、中山音乐堂、北京音乐厅、英国大使馆等场所参与了开幕式、闭幕式音乐会等演出活动,并举办了专门的评委音乐会。他们与中国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和中国青年交响乐团等国内最优秀的音乐团体合作,奉献了极为精彩的表演。9位评委还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1场互动讲座和9场大师班教学。他们的这些活动无疑在各个方面为选手及听众们提供了小提琴演奏及教学的优秀范本。特别是4月12日晚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的“小提琴三部曲”音乐会,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让人流连忘返。音乐会上,服部让二演奏的莫扎特《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优美、细腻,流畅多变的线条展现出无比的和谐;奥利维尔·查理演奏的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则堪称完美,其飘逸洒脱而又严谨精妙的处理,即使在乐队稍有缺憾的情况下,仍向观众充分展示了这部小提琴经典名作所蕴含的无穷的艺术魅力;而挪威小提琴家海宁·科瑞格鲁德的演奏激情四射、情感热烈,他为大家奉献的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体现出作品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抒情性和强烈的戏剧性。评委们各具特色而又精彩绝伦的演奏,让选手与观众们更加直接而透彻地理解了他们在大师课和讲座当中与大家分享的关于“如何演奏音乐”的感悟。

  其次,梅纽因比赛组委会在参赛曲目的设置上也试图传播出对于具有宽阔的文化包容性的“音乐艺术”这一内涵更为广博深邃的理解。

  梅纽因先生本人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及哲学思想具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有着极大且极为谦逊的学习热情。他总是怀着虔诚的心去领悟和接受不同的文化。而本届梅纽因比赛的必选曲目中不仅几乎涵括了所有小提琴经典曲目,作品的创作时间跨越了巴洛克、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并兼有20世纪作曲家的作品。而且,为了表示对主办国音乐文化的尊重,凸显本届比赛的中国元素,中央音乐学院与梅纽因比赛组委会在赛前公开进行了一次中国新创独奏小提琴作品的征选。其中李尚谦创作的《山中醉》和田景伦创作的《三句半》两首作品脱颖而出,它们既富有中国文化元素,又颇具现代音乐气息,同时充分利用和展示了小提琴的技术技巧,对选手们的音乐领悟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两首作品因此而分别成为少年组决赛和青年组半决赛的必选中国曲目。选手们在准备过程中努力认识中国音乐元素并用心演绎作品,也吸引了他们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关注。

  同时,在青年组半决赛必选曲目当中还包括了阿根廷作曲家皮亚佐拉为小提琴与吉他而作的《探戈的历史》。皮亚佐拉的创作是集古典、爵士及探戈音乐文化为一体的典范,是现代音乐创作中多元化趋势的代表。这也引导年轻的选手们更多涉猎古典音乐之外的各种音乐文化的精髓,与人们分享并且互相欣赏这份人类共同的财富。

  除了独奏,比赛也重视选手的合奏意识和创造能力。比如,在往届的比赛中,曾设置有四重奏的曲目,即由选手演奏一提,与评委会指定的二提、中提和大提琴合奏。这对中国选手来讲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从上届比赛开始,少年组增加了即兴演奏的环节,并由选手指挥室内乐队演奏维瓦尔第《四季》。对此,获得少年组第一名的美籍华裔选手朱凯源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指挥乐队(《四季》)对他是一种新的尝试。看得出,梅纽因比赛旨在挑选素质全面的小提琴天才音乐家。

  第三,本届比赛的分享理念还是一次现场、网络、比赛、演出、教学、互动等多种形式的全方位体现。

  随着梅纽因比赛的声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本届比赛是梅纽因比赛逐步走出英国、走出欧洲、走向全球的关键一站。为了凸显比赛的开放性、公益性,此次比赛的所有预赛和部分决赛以及所有大师班、讲座和展览都免费对社会开放。此举受到首都乃至全国小提琴专业人士和爱好者们的青睐。所有的免费场次都是爆满,一些重要的音乐会也是一票难求。梅纽因组委会认为,此次比赛的现场观众不仅是梅纽因比赛历史上最多的,而且在其他重要的国际性音乐比赛当中也是难以看到的。他们评价,“北京梅纽因比赛的观众都非常积极地融入到比赛当中。他们用慷慨热情的掌声来表达他们对选手们的评判,同时也表现出非常高的艺术素养和公平公正。”

  此外,作为全球化时代的关键角色,网络传播已成为与现场参与并行的重要手段。本届比赛对长达四十多小时的赛程进行了“全球网络视频实况直播”,全球任何国家的用户均可登陆中央音乐学院官方网站的梅纽因比赛专题区,无需注册便可观看比赛现场实况。据英方工作组反馈信息,欧洲地区的观众也可通过网站流畅地观看比赛。这是国内首次对音乐比赛现场进行全球实况直播的尝试,它让更多无法来到现场的国内外观众零距离地感受比赛。很多远在澳洲或美洲的观众通过电子邮件表达他们能够即时欣赏比赛的激动心情以及他们对所关注选手的支持。这次的网络直播又创造了梅纽因比赛的新历史。据不完全统计,短短十天时间里,海外网站直播加点播的点击量是36947,来自83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网直播加点播43000多人次,国内同时上网观看最多是249人。

  走出了象牙塔的梅纽因比赛,不仅激发了音乐爱好者们对赛事的参与热情,也引起了国内媒体的高度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对比赛进行了报道,使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无论是通过现场、网络,还是媒体报道的方式,本届比赛中的一股股热浪波及到全球范围的音乐爱好者们。“让我们在北京梅纽因比赛期间共同分享音乐的快乐和美好”,这恐怕是本届比赛的所有参与者们最为切身的体验。

  

“获得收获,同时也看到了差距”

  比赛在中国举办,对于中国的小提琴界来讲是一次打开眼界、向各路好手学习的好机会。参加青年组比赛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生朱可,在半决赛中因为断了弓毛处理不当而影响到了比赛。但当笔者采访他时,他依然很兴奋,因为较之遗憾,收获要更多一些。他说我们中国选手在技术、能力、身体条件等方面,都毫不逊色于国外选手,关键是在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上。中国学生在概念上不是很清楚,好像有劲不知道往哪里使。国外选手在大的框架上很完整,音乐表达的逻辑清晰、一致。对于这一点,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学科主任的童卫东也深有感触。他认为中国选手在文化上、在对音乐的理解上与国外选手尚有一定差距。他说,艺术也有流行和时尚,国外的演奏风格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总是在不断的模仿、不断的摇摆,思路不是很清晰,这也影响到了学生。因此,曾在中国学习,现在在欧洲发展的胡坤,建议中国学生一定要出国学习,一定要更加国际化。他说,他在国内学习时,能够有一、两个能够站在国际奖台上就已经是奇迹了。他开玩笑地形容自己是乱石堆里钻出的一棵草,而现在的年轻人则是草坪上长出的一朵朵鲜花。他们的硬件都很好,缺少的是西方文化的熏陶。

  梅纽因先生创办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的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年轻音乐人才”。这次通过对比赛零距离地接触,让参与者们深刻地领悟到年轻的音乐人才成长的关键。

  首先,学习音乐要对于音乐有基本的感受力。在比赛评委的大师班教学公开课上,每当一个学生奏完其准备的曲目,评委们问出的第一个问题几乎都是,“你想在这首乐曲中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情感?”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很不明晰,甚至往往给出的是临时现想的答案。这说明他们在练习这个曲子的过程中,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而评委们都强调,演奏者对于乐曲应该有个总的情绪和内容的把握,才能够拥有大的框架,在音乐的表达上体现出全曲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其次,学习音乐是一个非常需要独立思考的过程。对于音乐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技巧的提升上。在组委会安排的一场由评委会主席帕梅拉•弗兰克(美)、副主席服部让二(日)和评委奥利维尔•查理(法)与选手和小提琴专业人士的互动活动中,他们三人都谈到,技术并不意味着就是拉得多快、多响,而是看它是否恰当地表达了音乐。而音乐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则需要通过不间断的独立思考来实现。他们建议,演奏者可以对谱子进行一些音乐上的分析(节奏、速度、和声、配器等),对于作曲家的创作特点和所处年代的音乐风格的了解也应该说是很好的帮手,这些案头工作会为演奏者提示更多的方向。另外,对于一些演奏大家的经典版本的研究分析也是非常之必要的。很多评委在教学中都强调,要想拉好小提琴,很多功夫是在小提琴、甚至是音乐之外。比如,服部让二以少年组的比赛曲目莫扎特的《G大调奏鸣曲》(K.301)举例说明。乐曲的第二乐章是一段非常优雅的舞蹈(不是粗俗的),因此你要知道欧洲的小步舞曲是怎么回事,这就要多看些芭蕾舞。中间一段是歌唱性的,像歌剧中的咏叹调,好像在讲一个故事,这就需要多看欧洲的歌剧。曾在中国学习,现在在欧洲发展的胡坤特别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东西(过分尊崇教师的权威性),使得学生不愿意动脑筋,一切服从老师,缺少自己的独立思考,甚至连谱子上的记号都不清楚。他希望学生要多听、多看、多思考,反对学生一味地模仿和复制,因为模仿的东西永远不是发自内心的。

  第三,艺术家最重要的素质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胡坤在访谈中特别强调学生要树立创造的观念,宁可创造错了,也不要模仿对的。著名的挪威小提琴演奏家海宁·科瑞格鲁德也在教学当中鼓励学生尝试用三四种不同的理解和奏法来创造性地演绎同一个乐句,以追求出乎意料的效果和最为完美的音乐诠释。即使演奏古典音乐时,他在给学生做补充性的伴奏时总能展现出变幻莫测的音色和变奏形式,这种自由的即兴发挥闪现出音乐艺术特有的灵性之光。用独特的声音来确立自己的个人风格以使自己在音乐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这将是每一位高水平演奏家追求的目标,也是对演奏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的极大的挑战。

  本次比赛中还有一点令人感受颇深,就是友好与和睦的气氛,除了专业水平的提升,比赛带给选手们更多的是文化上的感受和未来发展的机会。无论他们获胜与否,他们都将把这次比赛看作是一次值得珍藏一生的人生体验。而中国和北京也成为这些年轻的音乐天才们渴望再次归来的难以忘怀之地。对于每位选手来说,比赛的结束正是他们下一个阶段辉煌人生新的开始。

  从4月6日至15日,十天的时间日程满满,收获多多。比赛已经尘埃落定,各个奖项也已名花有主,而比赛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绵长的。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的主要组织者之一苏珊娜·巴特梅斯女士在总结这次比赛时说,“这是一次非常‘深’层次的合作。我们不仅仅是共同为这十天的小提琴比赛和音乐节做好了各方面复杂的实际的准备,我们还共同致力于打造能够体现它的创立者耶胡迪·梅纽因先生的精神的一次盛会。”可以说,本次比赛最重要的影响是在小提琴的教育观念上。在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策已经确立的今天,2012北京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必将会在中国音乐史、乃至中国文化建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2北京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获奖者名单: 

  

青年组

第一名:肯尼斯·亚瑟·瑞肖(美国)    

第二名:李知恩(韩国)

第三名:阿莱克斯·肯尼(美国)

第四名:郭思言(中国)

巴赫作品演奏奖:吴松泉(新加坡)

中国新创作品演奏奖:李泽宇(中国)

欧洲青少年比赛联盟奖:肯尼斯·亚瑟·瑞肖(美国)

  

少年组

第一名:朱凯源(美国)

第二名:李守彬(韩国)

第三名:大河英机(日本)

第四名:格蕾丝·克利福德(澳大利亚)

第五名:陈睿训(韩国)

中国新创作品演奏奖:朱凯源(美国)

 

 

作者:宋学军、王小夕 文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最后更新日期:2012-05-03 15:26:25   发布日期:2012-05-03 10:49:00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