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之战 高潮迭起
——记“北京梅纽因小提琴比赛”青年组决赛之夜

  4月14日晚,北京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青年组决赛在北京音乐厅举行,在半决赛中突出重围的四位选手:郭思言(Siyan Guo,中国)、阿莱克斯·肯尼(Alexis Kenney,美国)、李知恩(Ji Eun Anna Lee,韩国)以及肯尼斯·亚瑟·瑞肖(Kenneth Arthur Renshaw,美国)悉数登场,与指挥夏小汤及中国爱乐乐团完美合作了柴可夫斯基、西贝柳斯等作曲家的小提琴协奏曲。本场音乐会历时4个小时,堪称“马拉松”,比赛现场座无虚席,他们与观看直播的全球各国观众一同领略了这场企盼已久的古典音乐饕餮盛宴。

  中国选手郭思言以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开场,作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这部作品的主题旋律早已被我们所熟知。郭思言将主题赋予了沉稳而内敛的个性,演奏技巧娴熟流畅,整首协奏曲在他的琴间散发出明快、和谐的性格。在华彩炫技段落,他的音乐色彩变化朴素,但对和弦及快速经过音等技巧的把握可圈可点。第二位参赛选手阿莱克斯·肯尼则带来西贝柳斯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位美国男孩一上场就彰显了那彬彬有礼的独特气质,如同他的音乐一样,纯净而细腻。音乐伊始,在他极富灵气的演奏下,旋律如清泉般从弓弦中潺潺流出。北欧纯净的大自然风光便尽现眼前,精致的音色溢出一股甜美的忧伤,令观众如痴如醉。在小提琴的独奏段落中,音乐所表现出的生动绚丽,更体现出西贝柳斯音乐所独有的轻灵质感。悠长柔美的音乐线条、温婉细腻的精美音色,也无不彰显他的深厚功力。

  第三位选手来自韩国的李知恩,是进入决赛的唯一一位女孩。身着紫罗兰颜色晚礼服的她大气而自信,在场上稳占一席之地。当晚她带来了肖斯塔科维奇的《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她的演奏与整个乐队遥相呼应,快速敏捷的运弓好似“凌波微步”,同时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悲剧性内涵。第三乐章著名的“帕萨卡里亚”尤其令人叫绝,她以大段感人至深的独奏乐段仿佛将观众带入了肖斯塔科维奇复杂的内心世界,而她在终曲辉煌绚烂的技巧又为自己博得了满堂喝彩。压轴上场的则是同样来自美国的选手肯尼斯·亚瑟·瑞肖,虽与阿莱克斯·肯尼的演奏同为西贝柳斯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但他这次的演绎充满华丽的质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明亮立体的声音彰显了他的帅直个性。其中,对突转致大调的第三乐章诠释得尤为精彩,显示了他对复杂节奏的牢牢把握、并自如得将力量在每个乐句之间持续得传递。他以出众的技巧轻易化解了演奏上的难度,将这部作品诠释的畅快洒脱。

  伴随着乐音的消逝,比赛在爆棚的掌声中结束,留给场内极致的酣畅淋漓。在评委商量比赛结果的间隙,观众们都兴致勃勃的交流讨论着对这场比赛的看法并竞相猜测比赛结果。当音乐厅内的灯光重新亮起的一霎那,整个音乐厅的观众凝神静听,一同见证本次比赛最后一个将被载入史册的历史性时刻。评委会主席帕梅拉·弗兰克将比赛结果公之于众,其结果如下:

  第一名:肯尼斯·亚瑟·瑞肖(Kenneth Arthur Renshaw,美国)

  第二名:李知恩(Ji Eun Anna Lee,韩国)

  第三名:阿莱克斯·肯尼(Alexis Kenney,美国)

  第四名:郭思言(Siyan Guo,中国)

  至此,北京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的各个奖项“花落谁家”均已尘埃落定。十天的比赛将精彩与灿烂交织成一幅绚烂的图画,这个被称为小提琴奥林匹克的比赛,给北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为这座古典之城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很多观众都一场不落地追随着比赛全过程,但正如一位观众所说:“我们热衷于观看这场盛宴并不是为了知道比赛结果,而是愿意真正享受整个音乐的过程,这个意义已经超越了比赛本身!”作为此次音乐盛宴的主角——42位参赛者,这些年轻的孩子用琴声创造着奇迹,比赛过程留给了他们一次刻骨铭心的成长历练。虽然比赛的结果已确定,但正如中国古话“不以成败论英雄”,在未来的道路上,他们不应被此次比赛的名词所左右,而要为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而继续奋斗,因为每位选手都是最棒的。他们应将比赛过程中的种种心灵历练收归囊中,成为年轻的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无论如何,相信他们的艺术道路都会越走越宽阔。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本次协奏的中国爱乐乐团也表现了相当高的音乐水准,指挥夏小汤一如既往地将自己热情洋溢的指挥风格传递给乐队,乐团的全体音乐家自始至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的演奏,诠释了这三部经典的协奏曲。他们为了与参赛选手尽快配合纯熟而加班加点排练,一天的彩排与演出承担着相当于以往演出四倍的体力消耗,在此,我们也特意向指挥及乐团致敬,相信这也是对这支中国顶尖乐团的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磨练。

 

 

作者:音乐学系 张媛   来源:   最后更新日期:2012-04-17 16:09:10   发布日期:2012-04-17 16:03:00

相关附件